索引号 | lhq_tjj/2022-12210 | 效力属性 | |
发布机构 | 统计局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2-04-19 |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临河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各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努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8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4.1亿元,同比增长10.2%;二产实现增加值22.1亿元,同比增长4.8%;三产实现增加值37.6亿元,同比增长0.5%。
(一)农业生产持续稳定。一季度,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亿元,同比增长8.7%。一是农作物种植意向“五增三减四持平”。今年我区农作物种植意向为小麦、大豆、西红柿、辣椒、水稻增;花葵、脱水菜、白黑瓜籽减;玉米、甜菜、西甜瓜、番茄持平。二是牲畜存栏“两增一减”。根据一季度43个养殖户监测数据显示:牛存栏13409头,环比增长245%;猪存栏3017头,环比增长156.6%;羊存栏59533只,环比下降4%。
(二)工业生产形势稳定。一季度,8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71.7亿元,同比增长17.8%;实现增加值15.9 亿元,可比价增速6.5%。分行业看,14户绒纺加工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2亿元,同比增长65.9%;40户食品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6.2亿元,同比增长2.4%;3户制药产业累计完成产值16.4亿元,同比增长22.9%;9户能源基础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2.6亿元,同比增长23.1%;5户冶化产业累计完成产值10.1亿元,同比增长13.1%;9户其他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1.3倍。
(三)规上工业能源消费略有上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累计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值36.6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3%;等价值能耗28.8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8%。其中原煤消费量130.8万吨,同比增长19.7%;电力消费量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 %。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1-3月份,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房地产完成4亿元,同比下降3.8%;投资项目完成3.1亿元,同比增长85.5%。分行业看,农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1.8%,交通商贸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3.2%,城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9%。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小幅上涨。一季度,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亿元,同比增长1%。分区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2.7亿元,同比增长1.1%;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7亿元,同比增长0.8%。
(六)财政收入与支出双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税收收入3.5亿元,同比下降5.6%;非税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80.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亿元,同比增长5.0%。
(七)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2元,同比增长5.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61元,同比增长6.8%。城乡收入比为1:0.73。
(八)规模以上和重点监测的服务业下降明显。一季度,装卸搬运和仓储营业收入212.2万元,同比下降20.9%;商务服务营业收入2601万元,同比增长0.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营业收入1895.4万元,同比下降34.9%;居民服务营业收入76.8万元,同比下降70.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214.4万元,同比下降28%。
(九)人民币存贷款均有增长。3月份,人民币存款余额653.5亿元,同比增长4.1%;人民币贷款余额481.5亿元,同比增长2.2%。存贷差为172.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3亿元。
二、存在问题
(一)农业。一是肉价下跌,抑制了养殖户增收。3月份,牛肉价格74.3元/公斤,环比下降0.6元/公斤,同比下降0.6元/公斤;羊肉价格62.2元/公斤,环比下降1.2元/公斤,同比下降7.2元/公斤;猪肉价格22.5元/公斤,环比下降1.9元/公斤,同比下降16.9元/公斤;白条鸡价格19.3元/公斤,环比下降1.0元/公斤;同比下降0.6元/公斤。二是生资涨价,增加了农户支出。国产二铵价格4000元/吨,环比上涨200元/吨;大颗粒尿素价格2935元/吨,环比上涨235元/吨;低价复合肥价格3600元/吨,环比上涨286元/吨;地膜价格10485元/吨,环比上涨550元/吨。
(二)规模以上工业。一是新上企业战略性新型产业比重较少。今年,我区工业新上企业19户,但大都集中在传统行业中,战略性新型产业仅有3户,这一构成不利于我区工业经济的产业优化和行业布局;二是新上企业规模较小。近三年我区规上工业数量虽年年增加,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缓慢。特别是今年,规上工业企业虽然增到80户,但新上的企业规模较小,对我区工业拉动作用有限;三是绒纺产品深加工亟待加强。一季度,我区14户规上绒纺企业完成产值2.2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3.1%。其中只有春雪、圣绒等4家企业实现了深加工,完成产值仅占绒纺产业总产值的0.7%,其余各家均以生产无毛绒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产量也受控于下游企业,难以实现满负荷生产。
(三)规上工业能源消费。一是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高。我区工业企业主要以消费煤炭为主,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高,节能降耗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二是新能源技术发展落后。目前我区新能源技术与应用比较薄弱,技术研究涉及的领域较窄,新能源企业发展能力不足,研究体系不完善。
(四)固定资产投资。一是投资项目开工率不足。1-3月份,在库项目117个(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仅有37个项目开复工。主要支撑项目有内蒙古联源热电有限公司扩建1×100MW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北边渠(水源路—建设路段)河道综合治理及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临河区2021年黄河流域节水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二是部分已经开工项目因缺少材料不能入库,如常卓公司年产1500台风机机组项目,缺少设备购置发票;海大公司年产20吨生物配合饲料项目,施工合同中缺少开工的书面通知;艺鸿包装公司年产3144万平方米包装纸箱项目,缺少设备购置发票等。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是春节前10-20天是消费品销售的黄金期,今年2月初为春节假期,比上年同期销售旺季减少10天。加之2月中旬疫情来袭,我区批零住餐等商贸企业经营受阻,零售额下降明显;二是汽车类零售下降。受全球芯片供应紧缺、热销车型产能不足及疫情防控物流受阻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汽车零售增速逐月走低。限上汽车类零售额实现3.3亿元,同比下降23.5%。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25.5个百分点,比1-2月份回落2.7个百分点;三是限上餐饮消费尚未恢复又遭重创。全国疫情多点散发,对我区限上餐饮企业冲击较大,日常聚餐、大型宴会大幅收缩,客流量骤减,各项费用成本加大限上餐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26.4%。
(六)城乡居民收入。一是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一季度,受全国多地散发及局部聚集性疫情影响,我区居民外出打工受阻,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的后劲明显不足;二是劳动力从业素质偏低,务工渠道偏窄。近年来,随着企业转型升级,缺乏技能的普通劳动力因就业能力无法满足报酬较好的技术行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导致就业困难;三是部分农产品价格不稳,农民经营净收入增长受限。受信息不畅影响,农民很难根据市场的供求变化合理调整种植结构,盲目跟风加剧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加之农产品价格下降,农资价格投入成本增加,都制约着农民收入增长。
三、建议
(一)农业。一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畜牧业。鼓励支持特色畜牧业发展,提炼畜牧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模式,推动畜牧业与文化、休闲、旅游等产业紧密联结,打造畜牧业发展新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快设施蔬菜规模化、集约化进程。积极鼓励城市资本进入设施蔬菜种植领域,整合资金投入,加强科技支撑,扶持农村种植大户、乡村能人带头,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模式,加快发展订单式农业,推动设施蔬菜向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转变;三是提高农户科学施肥水平。通过举办科学技术种植培训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向种植户宣传科学施肥知识,逐步改善农户使用化肥习惯,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二)工业。一是充分发挥我区肉羊交易、屠宰、分割、冷藏及物流产业链优势,做大做强草原宏宝、美洋洋、富川饲料等一批农畜产品龙头企业,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深度;二是加快搭建以“政府引导-企业融资-电商运营”的电子商务平台,达到三方共享、共建、共营目的,拓宽我区优质、特色农畜产品的入驻和销售渠道;三是整合绒纺资源,实现产业升级。引导我区部分有资源的规上绒纺企业从单一的无毛绒生产向集洗、梳、染、纺纱下游产品过渡,延伸产业链。对“散而乱”的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实行兼并重组实行优胜劣汰,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企业成本,实现绒纺资源向产业化、规模化、集中化发展。
(三)规上工业能源消费。一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升级。大力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推进特色农牧业、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等有机产业;二是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打造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建设多元化新型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效益,逐步形成完善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四)固定资产投资。一是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增强投资发展后劲。抓好在建项目建设的同时,围绕区委政府确定的投资转型方向和重点领域,结合当地优势特色资源,突出规划性、先进性、引领性和示范性,紧紧围绕国家投资政策和产业发展导向,积极开展项目谋划论证工作,把项目谋准谋大谋强,把产业谋精谋深谋透;二是进一步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工作。建议每月下旬由区政府牵头,组织召开涉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部门调度会,要求开发区、双河区、发改、住建(城投、市政、重大项目、棚改等)、工信、林业、交通等部门,对于已经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要及时按月依照统计入统的要求格式申报,同时要督查落实好部门的申报工作;三是各职能部门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认真做好重点项目手续报批、征地拆迁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对争取新开工的项目要做好各项手续申报及跟踪催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是加大对住宿餐饮业的扶持力度。从政策帮扶、平台管理及用工用人等方面精准帮扶住宿餐饮行业,继续落实落细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住宿餐饮企业成本负担。推动餐饮饭馆、酒店宾馆、临街商铺开源扩流,营造良好消费氛围,促进住宿餐饮业提速增效发展;二是千方百计释放汽车消费潜力。通过持续出台汽车消费补贴和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市场,做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优惠购车等政策,规范和简化二手车交易流程,让二手车交易更加便利、透明等手段增强消费者更新换代的意愿,实现汽车消费升级;三是拓宽增收渠道,完善社会保障,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完善基础义务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失业救济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提供较好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消解百姓的后顾之忧,降低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改善心理预期,增强消费意愿。
(六)城乡居民收入。一是加强扶持引导,优化创业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统筹做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促进就业的稳定性。二是强化岗位培训,提升居民就业能力。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加强劳动力对工作适应能力的锻炼和培训,促进其自身能力与就业岗位的相匹配。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培养适合乡村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人才。三是加速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发展农村电商、物流等行业,打造自有品牌,让农产“上网”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农村创业创新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