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q_tjj/2022-12225 | 效力属性 | |
发布机构 | 统计局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2-07-12 |
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及各种不确定的风险挑战,临河全区上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经济回稳仍需努力。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临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5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增加值17.1亿元,同比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49.0亿元,同比下降0.2%;第三产业增加值82.4亿元,同比增长1.3%。
(一)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04亿元,可比价增速6.1%。粮食种植面积持续增加。今年我区粮食种植面积达118.6万亩,同比增长13.5%。其中大豆、玉米、水稻种植面积分别增长883.9%、21.9%、86.4%;经济作物“三减三增”。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8.8万亩,其中葵花、甜瓜和白瓜籽种植面积分别减少了17.8%、24.9%和18.9%,番茄、脱水菜和西瓜种植面积分别增长了7.3%、7.2%和27.3%;羊出栏、存栏双增长。根据43个养殖户监测数据显示,二季度羊存栏6.03万只,环比增长1.3%。出栏2.69万只,环比增长20.1%。
(二)规上工业稳步运行。8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46.9亿元,同比增14.5%;实现增加值30.5 亿元,可比价增速为4.9%。分产业看,14户绒纺加工企业完成产值5.3亿元,同比增长9.0%;40户食品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1.6亿元,同比增长14.3%;3户制药产业累计完成产值32.5亿元,同比增长8.3%;9户能源基础企业完成产值39.8亿元,同比增长23.4%;5户冶化产业累计完成产值23.0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他9户企业累计完成产值4.7亿元,同比增长170.0%。
(三)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截至6月底,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7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一产投资累计2.2亿元,同比增长46.7%;二产投资累计10.4亿元,同比增长173.7%;三产累计投资16.1亿元,同比下降22.7%。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所回落。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0.1亿元,同比下降1.6%。分区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42.9亿元,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6%,同比下降1.2%,乡村实现零售额7.2亿元,占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4%,同比下降3.8%。
(五)财政收支总体稳定。上半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税收收入7.1亿元,同比下降4.6%;非税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66.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亿元,同比增长17.3%。
(六)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9元,同比增长5.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499元,同比增长6.8%。
(七)规模以上和重点监测的服务业增长乏力。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企业营业收入418.3万元,同比下降14.0%;商务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236.3万元,同比增长3.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549.7万元,同比下降20.4%;居民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125.3万元,同比下降71.8%。
(八)人民币存贷款均有增加。6月份,临河区人民币存款余额695.0亿元,同比增长9.5%;人民币贷款余额498.8亿元,同比增长6.2%。存贷差为19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4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一是农资价格上涨,制约农民增收。6月份,国产二铵、大颗粒尿素(国产)、低价复合肥、地膜的平均零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2%、24.5%、36.6%、4.2%。化肥等农资价格的上涨,阻碍农民收入持续增涨;二是饲料涨价,肉价下跌影响畜牧业生产。6月份豆粕和玉米价格同比上涨18.2%和7.2%,增加了养殖成本。同月,羊肉和牛肉价格分别同比下降12.9%和2.6%,拉低了养殖收益;三是水情不佳,平均气温高于上年同期,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影响。
(二)规上工业。一是无毛绒价格变动较大。白无毛绒由去年的62万元/吨上涨到今年3月份的80万元/吨,再到5、6月又下降到67万元/吨,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导致企业只能去库存,不敢大量生产;二是规上工业中的有色金属冶炼、医药制造及电力供应的产品价格指数较高,影响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可比价增速。
(三)固定资产投资。一是投资结构单一。上半年,我区第三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公共项目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上,一些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先进制造业投资相对较少,交通固定资产项目支撑明显不足。1-6月份,交通项目仅1个,累计完成0.2亿元,仅占三产投资的7.1%;商贸项目仅有2个,活畜交易市场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都没有投资额;二是民间投资不够活跃。上半年,我区投资资金来源中民间投资完成5.7亿元,占比33.5%,比全国民间投资占比低23个百分点。目前我区民间融资主体大多都是小微企业,存在贷款难、融资难和贷款成本高的问题,导致民间投资信心明显不足;三是拟计划项目不能按预期开工。预期上半年开工的重点项目有121个,目前仅开工项目90个。其中,未能按期开工建设项目主要有:临河区整县屋顶光伏项目、临河热电厂灵活性改造置换新能源项目、巴彦油田原油转运站等,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区投资的稳定增长。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是消费市场整体增长乏力。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出行、购物明显减少,商场、超市客流明显下降,旅游业萧条、大型宴会停办恢复时间较晚等因素对住宿餐饮业影响较大,上半年限上餐饮收入同比下降31.4%;二是传统零售企业发展空间逐步缩小。近年来,随着网购商品总额快速增长,不同程度地影响实体店商品零售额的增长。全区限额以上34家零售企业中,有17家零售额不同程度下降;三是汽车市场消费乏力。上半年我区限上汽车类零售额实现6.9亿元,同比下降16%。受疫情影响,部分车企供应商供货困难,加之受全球芯片供应紧缺、热销车型产能不足、进店顾客减少等综合因素影响,汽车市场恢复难度大。
(五)城乡居民收入。一是畜产品价格近年价格不稳定,同比下降较大,5月份羊肉价格同比下降21.2%,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0.4%,致使很多农民对养殖感到迷茫,继续观望市场,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二是工资性收入约占城镇居民收入的70%左右,但目前我区工资收入水平在自治区还处于靠后水平,所以能否有效拉动城镇居民增收,工资性收入增长是最有力的抓手。
(六)规上服务业。一是规上企业规模较小。从2020年开始,国家提高部分服务业企业入库门槛,导致服务业企业入库难度加大。截止目前,我区规上服务业企业仅25户。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影响力弱是第三产业的“短板”;二是企业经营效益不容乐观。规模以上服务业11个行业中,仅3个行业的利润总额呈正增长,分别是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物业管理和商务服务业,其余其行业的企业利润普遍较小,规上服务业年内利润总额实现由负转正难度较大;三是中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差。规上服务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有效竞争力,管理水平不高,经营能力较差,融资能力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抵御外部环境风险的能力较弱。同时受疫情冲击影响,企业面临歇业、生存周期过短已成为制约服务业行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对策建议
(一)农业。畜牧业生产方面,一是在促进当前畜禽养殖扩大产能基础上,继续大力引进相关重大项目上马,以项目提升产业发展。二是积极争取落实国家、省、市各项畜牧产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加强政策资金使用监管和绩效考核,确保各项政策取得实效。三是鼓励支持特色畜牧业发展,推进产业融合多元化发展,提炼畜牧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模式,推动畜牧业与文化、休闲、旅游等产业紧密联结,打造畜牧业发展新经济增长点;种植业生产方面,一是在加大农资价格调控力度,确保价格在合理范围内波动的基础上,加快推动政策补贴力度与农业生产成本联动机制,更加直接地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造成的不利影响。二是在机电井灌溉片实施水肥一体化作业,全面推广使用配方肥、新型肥料。利用无人机等新技术,扩大绿色防控、统防统治作业,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推进生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强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推广地膜后茬免耕“一膜两用”栽培技术,有效减少地膜的使用。以自治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项目为契机,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进度,发展生物有机肥料,扩大施用面积,增强地力,减少投入。
(二)规上工业。一是搭建部门联席会议平台,建立及时、高效、完备的原材料价格预警机制,实施动态跟踪与观察,随时发出预警信号,以便企业及时调整原材料采购和经营策略,化解成本上涨的风险。二是研究纾困惠企政策。充分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在社保、水电、税费方面持续稳定减免优惠政策,对部分生产资料和投入品给予财政补贴,健全和完善企业帮扶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减少企业损失,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三是做强羊绒产业。引导现有有资源的规上企业增加投入,积极实施技改工程,从单一的无毛绒生产向集洗、梳、染、纺纱下游产品过度,延伸产业链。对“散而乱”的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实行兼并重组实行优胜劣汰,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实现绒纺资源的整合,向产业化、规模化、集中化发展。
(三)固定资产投资。一是加大服务业投资力度,以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和结构升级作为调整三大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在提高服务业投资总量的基础上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二是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等项目,采取PPP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积极参入,解决民间投资的门槛和营商环境等问题,另外要引导各类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发挥作用,解决民间投资的资金问题;三是建立优势产业项目机制,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紧扣优势产业,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做好优势产业生产要素保障工作,体现各类投资对经济稳增长的促进作用。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各部门要平衡防疫和促进消费的关系,指导企业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二是助推多元化消费。通过与苏宁易购、京东商城、阿里巴巴等大型网站合作,积极探索“网络+传统”的营销新思路、新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和更优质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消费需求;三是加大商业设施建设。积极依托商业中心建设有特色、上档次的步行街、夜市、旅游消费圈;四是继续实施刺激消费措施。采取消费惠民活动,针对汽车、家电、家居、文旅、住餐等重点领域加大优惠政策。提升低收入群体消费补助力度,有效保障困难人群消费需求。落实职工稳步增酬制度,增加城镇与农村牧区居民收入,进一步拉动消费增长。
(五)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一是后疫情时代应尽可能扶持企业逐步恢复生产,适当减免税费,加快企业回血复活,同时提高企业职工薪资待遇;二是按时足额发放行政事业单位津补贴,保障工资性收入稳中有升;三是继续通过合理的政策行为,刺激社会消费,拉动第三产业经营性收入快速增加。农村居民:一是按时足额发放各类补贴,保障转移性收入及时到位;二是帮助农民联系外出或就近打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三是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更多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引入我区,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及外出打工创造更好的途径。
(六)规上服务业。一是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的“准四上”企业名录库,重点培育收入接近规模标准的企业。利用市场监管和税务等部门资料,及时对新注册企业进行核实,确认企业是否达到入库标准,做到应入尽入、应统尽统;二是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体系,保障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利用技术创新与应用,促进现代供应链与农业、工业、商贸流通业等融合创新;三是在推动商贸服务业转型增效上聚焦发力,落实促进消费政策措施,鼓励“天赋河套”总部基地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挖掘新的消费模式,提升消费和服务竞争力。在构建更为完善的电子商务体系上聚焦发力,畅通物流通道,提升智能水平,构建“区、乡、村”三级电商高效配送、高质量服务网络。在推动社区服务业扩容提质上聚焦发力,整合资源发展高质量社区便民服务、家政服务、家庭配送服务等,为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