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lhq_tjj/2023-07492 | 效力属性 | |
发布机构 | 统计局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3-11-07 |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咬定全年发展目标不放松、凝心聚力抓经济、促发展、提效能,全力以赴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区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向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高于同期,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临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亿元,同比增长8.3%,总量和增速位居巴市第一和第二。其中,第一产增加值18.3亿元,同比增长9.8%;第二产业增加值49.7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92亿元,同比增长8.3%。
(一)农业生产稳中有进。上半年,农业产值35.6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市的32.7%,增速高于全市0.6各百分点,位居全市第一。实现增加值18.3亿元,可比价增长9.8%。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种植结构持续优化。今年农作物种植结构呈现小麦、花葵、蔬菜增,玉米、瓜类、水稻减的态势,粮经比为49.6:50.4,近五年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首次超过粮食面积。二是牧业生产持续增长。根据二季度畜禽监测数据分析,牛存栏虽环比下降1.7%,但同比增长34.5%;羊存栏环比增长3.5%,同比增长190%。
(二)规上工业加快回升。8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83.2亿元,同比增长22.5%;实现增加值35.7亿元,可比价增速为21.7%,可比价增速位居全市第二。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华北油田巴彦勘探分公司完成入库纳统。6月份,华北油田巴彦勘探分公司成功入库,当月实现产值1.6亿元,累计产值9.0亿元,当月实现增加值1.1亿元,累计增加值6.6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1.2个百分点;二是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上半年,3户装备制造企业完成产值13.3亿元,同比增长280%;3户制药企业完成产值47.7亿元,同比增长46.6%。
(三)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运行。截至6月底,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完成28.5亿元,同比下降1.5%,增速位居全市第七。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6.6%,较去年同期下降53.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0%;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5.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0.7%;第三产业同比下降25.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2.3%。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恢复。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4亿元,同比增长7.6%,总量和增速分别位居全市第一和第四。增速较一季度提升了1.3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增长快于乡村。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 46.7亿元,同比增长8.3%;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7.3亿元,同比增长3.8%,城镇增速高于乡村4.5个百分点。
(五)财政收支好于上年。上半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16.4%,总量和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和第三。其中,税收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19.8%;非税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0.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亿元,同比增长27.1%。
(六)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12元,同比增长5.3%,总量和增速分别位居巴市第一和第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278元,同比增长8.2%,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巴市第一。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一是肉价下跌,养殖户生产信心不足。近期肉、蛋价格不同程度下跌,导致养殖户持观望态度,生产信心不足,不利于畜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二是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影响农民增收。据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数据显示:6月份,国产二铵、大颗粒尿素(国产)、低价复合肥、地膜的平均零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2%、24.5%、36.6%、4.2%;三是粮食补贴政策对生产的拉动作用减弱。从初步统计结果分析,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下降3.4%,是近五年来首次下降。虽然粮食补贴政策力度不减,农业保险力度加大,但面对市场因素,粮食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的推动作用在逐渐转弱。
(二)规上工业。一是产业结构层次低。我区工业产品偏重于初加工,且大多是中低档产品,与国内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二是产业特色不明显。我区尚未形成特色明显、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的产业集群,主导产业链短;三是肉食品加工企业人员缺口较大,招工困难。
(三)固定资产投资。一是项目储备不足,投资缺少后续潜力。目前,一些在库的、计划总投资较大的项目如内蒙古鲜农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巴彦淖尔市淼鑫源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万头奶牛循环示范园区和保静集群式人工智能智造建设项目等,基地建设去年做了一小部分,今年却一直停工。二是投资项目开工率不足。1-6月份,在库项目139个(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6月份仅有84个项目开复工。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明显。今年以来,全区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开发和征拆等均面临一定困难,整体信用质量承压,短期内房地产企业资金依然较为紧张。截止6月底,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9.8%。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是长期消费需求动力不足。当前,我区消费市场的恢复主要受益于消费场景拓展和消费券发放等短期促销政策,但从长期来看,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受近三年疫情冲击影响,居民收入不确定性增加,对经济和就业的预期偏弱,居民存款储蓄意识增强,消费信心和消费欲望不强烈。二是油、汽两大类消费拉动作用减退。上半年,限上石油制品类零售额7.9亿元,同比下降7.5%;限上汽车类零售额6.4亿元,同比下降11.8%。两者下拉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4个百分点。三是旅游业消费带动作用有限。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以来,全国旅游业快速恢复。相较而言,我区旅游业在恢复进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出比较优势,存在品牌、产品、新业态建设和发展不足的问题,使得旅游在全面放开的新赛道上影响力不足。
(五)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收入方面,工资性收入增长在拉动城镇居民收入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但目前我区工资性收入在自治区处于靠后水平,且上半年没有明显增资因素,所以我区城镇常住居民收入增速较低。农村居民收入方面,由于化肥、籽种等农资产品价格上涨,增加了农民经营性投入,直接影响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三、对策建议
(一)农业。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机制。加快推动政策补贴与农业生产成本联动机制,更加直接地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造成的不利影响。突出补贴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稳定农业生产的相对收益逐步增长。二要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进绿色农业。加快推进土地整改,有利于实施水肥一体化作业,全面推广使用配方肥、新型肥料,减轻面源污染;利用无人机等新技术,扩大绿色防控、统防统治作业,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推广地膜后茬免耕“一膜两用”栽培技术,有效减少地膜的使用;加快推广生物有机肥料的施用,以自治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项目为契机,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进度,发展生物有机肥料,扩大施用面积,增强地力,减少化肥投入。三要加强养殖保险兜底,降低养殖场(户)的经营风险,提振生产信心。
(二)规上工业。一要做好政府服务。政府要全面发挥服务主体作用,根据我区工业产业特点和企业生产用工的特点,加强就业和相关招聘信息部门的找、招、聘的信息对称。此外,要充分发挥镇、街与部门的协调配合,优化用工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制度。二要做强支撑产业。提高产业集群化,推动生产要素向具有一定优势或潜在优势的产业和企业配置,促进强强联手,增强聚合效应。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支撑、纵向成链、横向成群的产业集群。重点培育医药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链条,提升重点行业和主导特色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三要紧盯项目落成。下半年,新、续建,技改项目有三一重工、联邦动保二期试剂项目、易中易鲜食玉米加工项目、科河饲料加工生产线项目、蒙元宽6000吨牛羊特色预制菜加工项目等,我区各部门要加强联动,保证企业早日建成达效,为我区明年工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固定资产投资。一要做强项目储备。按照“项目往前推、计划往前排、工期往前赶”的工作要求,在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推进新入库项目实质性开工;二要加快在库项目建设进度。按照“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分层次、分行业、分阶段推进重大项目实施。行业管理部门要及时跟踪了解项目动态建设情况和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点对点落实好对重大重点项目的帮扶政策,积极督促项目单位推动项目建筑,加快投资释放进度;三要督促项目尽快落地施工。各行业项目管理部门要尽快将下半年新增落地开工的重大项目和投资计划梳理清楚,制定工作台账,逐一分析项目未落地未开工原因,制定“一企一策”措施,协助做好规划、环评等前期工作,推动已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建设。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要稳定收入预期,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持续利用消费券、消费补贴等杠杆手段,撬动居民近期消费热情,推动消费升级。从稳就业增收入、优环境强服务、减负担增支持等方面综合施策,保障“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二要全力构建品牌体系,塑造河套旅游形象。创新规划机制,科学谋划全域、全时旅游。瞄准旅游发展趋势,提升旅游品牌竞争力,提高“河套味道”知名度。三要加大汽车企业跟踪服务力度。上半年,全区限额以上汽车零售企业20户中有13户零售额下降。各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了解企业情况,加大服务力度,力促汽车销售有所好转,助推全区零售额增长。
(五)城乡居民收入。城镇方面:一是增加工资性收入。行政事业单位要按时足额发放行政事业单位各类津补贴及薪资滚动;政府要从政策性方面刺激和鼓励企业经营者的增资意愿,使企业职工工资有所增长。二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就业,提高就业率,更好发挥二、三产在拉动居民收入增长方面的作用。农村方面:一是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我区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将更多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引入我区,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为农民增收及外出打工创造更好的途径。二是加快农田高标准建设,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为农民工外出务工增收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