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临河区政务公开平台
索引号 lhq_cgz/2021-06488 效力属性
发布机构 城关镇 文  号 2021-66
成文日期 2021-10-13 发布日期 2021-11-30
中共临河区城关镇委员会、城关镇人民政府 关于报送2017-2021年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 工作思路、2022 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发布单位:城关镇 发布人:黄小芸 发布时间:2021-11-30 点击量:11 字体:

临城党发〔2021〕66号                   签发人:孟  良

 

 

中共临河区城关镇委员会、城关镇人民政府

关于报送2017-2021年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

工作思路、2022 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按照《关于报送2017-2021年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工作思路、2022 年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现就城关镇2017-2021年工作总结和今后五年工作思路、2022 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17-2021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五年来,历任镇党委班子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主线,将党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扎实做好各项组织建设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培养思想自觉。细致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史学习教育等工作,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学习教育,持续深耕党员干部思想高地。二是完善运行机制,夯实组织建设。积极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历年重点工作实际,推行党建“311”工作机制,实现有钱办事、有人干事、有机制推进事,基层党的建设明显加强。三是提升工作水平,落实基层党建重点工作。积极创建“五面红旗党委”和最强党支部,全面落实“五人小组”工作法、主题党日、党建工作站、党员星级化和网格化管理。2021年临河区第三届村党组织书记“大比武”活动中,友谊村、蓿亥村、远景村分别取得了优胜村、获胜村、进步村的好成绩。四是夯实产业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五四村115万元冷库项目竣工验收、蓿亥村125万元冷库项目正在自己推进施工进程,预计10月底完成建设。友谊村86千伏光伏项目、远景村40千伏光伏项目已取得收益,7个行政村年底集体经济收益预计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二)脱贫攻坚方面。五年来,我镇认真推进脱贫工作,目前全镇脱贫户有119户238人(其中脱贫享受政策55户,111人,脱贫不享受政策64户,127人)。一是狠抓问题整改,落实区委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狠抓十项动态清零,镇党委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脱贫攻坚专项调度会议,共接受上三级重要督查检查10余次,累计整改问题290余条,截至目前,所有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开展数据清洗,保障精准施策。对全镇正常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机帐进行彻底核实比对,对户、村摸底排查表、收入明白卡、扶贫手册、一户一策明白卡、住房鉴定报告、水质鉴定报告等基础档案进行全面数据清洗,为迎接国家普查夯实基础。精准施策方面,为12名学生实施教育扶贫,累计发放教育扶贫资金4.95万元,为57户119人缴纳合作医疗3.57万元,为 56户118人缴纳人身意外保险1.2744万元。为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办理了扶贫小额贷款,累计争取贷款37.5万元。为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19名贫困劳动者提供辅助就业岗位,全年每人发放工资3000元,为39户75人保障低保政策,累计为贫困户22户37人实施了母畜托管代养奶山羊66只,每只奶山羊收益800元,为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21户29人实施带资入股分红,每人每年收益1800元。三是夯实产业带动,促进贫困户增收。以区级层面“金榕扶贫产业园”为依托,投资320万元建设“金榕扶贫产业园”将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园区,带动贫困户种植果蔬大棚。本年度每棚增收达到1.5万元以上。另外,以镇级层面“城关镇微型扶贫产业园”为依托,在青春湖建设60亩“微型扶贫产业园”,吸纳20户21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入园工作,截至目前,户均增收1659元,人均收入增加1580元。

(三)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一是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各项经济指标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农业总产值达到4.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1个百分点。另外,全镇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发力,成立镇级招商指挥部,营造浓厚招商氛围,大力引进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立足解决流转土地农民就业问题,提高群众收入。今年以来,累计引进各类企业5家,累计引入资金1225万元,截至目前,资金已全部到位。二是农业发展稳中呈优。聚焦本地资源优势,乘土地大破大立“东风”高起点谋划建设“河套红字源朝天椒种植基地”、“巴淖尔市农业全程机械化科技示范园区”,打造农作物集中连片种植示范区,推广运用“四控”技术,增施有机肥,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水肥供给。同时,大力推广生物农药,运用多种生物措施防止病虫害,保障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作物品质。三是畜牧业发展再添动能。继续发挥传统养殖业优势,在继光村引进“巴彦淖尔市精诚活牛交易市场”,打造我市第一家以活牛交易为主的活畜交易市场。同时积极对接养殖龙头企业,通过托养代养等模式,建成养殖合作社22个。带动友谊、远景、五四、继光、增光5个村农户发展肉猪、肉羊、肉牛、蛋鸡养殖业,累计为297户养殖户审批42178平米养殖用临时彩钢棚。截至目前,我镇共存栏肉羊16万只,肉牛1万头,猪 1.2万头,家禽11.3万只以上。四是实施环湖特色种植,做强生态农旅产业。发展环湖特色农产品种植,在“微型扶贫产业园?集体农庄”内建设采摘园,集“统一化订单化特色化”种植和旅游采摘为一体,改善土地种植模式,依托旅游资源,拓展产品销路,全年各项订单收入已达206670元。同时,壮大环湖“农家乐”产业,建成“青春山庄”等特色农家乐项目,丰富农旅田园综合体。

(四)疫情防控工作。一是积极落实工作部署,巩固疫情防控工作成效。进一步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安全。大力宣传引导,通过大喇叭、横幅标语、公告、微信群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营造全民防控的浓厚氛围,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基本要求,持续抓好境外、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排查力度,做到“日排查、日报告”。持续加强对药店、市场、超市、企业等重点场所防控措施,确保政策宣传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定期开展疫情防控自查,发现薄弱环节,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堵塞防控到位。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坚持镇村联动,持续加大接种工作宣传发动力度,规范设置接种点,多措并举做好后勤保障,着力构筑免疫屏障。二是加强重点监控,压实防控责任。对疫区往返人员特别是重点疫区往返人员及密切接触者,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按照程序,第一时间准确、全面报送信息数据,有效落实管控。三是制定秋冬计划,防止疫情反弹。首先是制定并落实《城关镇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暨应急处置预案》,在常态化防控措施上做文章,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常态化管控措施,重点对我镇流动人口及中高风险地区返回我镇人员开展重点管理。其次是开展秋冬季疫情防控迎急演练,在注重宣传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居民安全意识。再次是积极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做好疫苗接种前期摸底工作,确保有备无患。

(五)人居环境治理方面。一是生态保护全面加强。全面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城乡环境持续美化。高标准落实农村厕所革命工作,2021年新建厕所任务72个,截止目前已落实45个,同时组织开展已建问题厕所摸排,发现问题562个,全部落实整改措施。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出台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组建镇村禁烧巡逻队,围绕重要时间节点不间断巡逻检查,大气环境明显改善。聚焦“八不准”,坚决杜绝农民私占耕地建房问题。深入推进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全面完成镇域内国道、省道、县道的道路绿化提升工作累计植树13000余株,清理枯死树、化梢树6400余株,基本实现全镇绿化空地全覆盖。二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大力推进城郊煤改电全覆盖,全镇意向改造农户1722户,已完成改造71户,已落实改造户651户。积极推进增光村七、九、十组厨卫改造项目,为住户厨房卫生间接通下水,目前已与1430户住户签订协议并开始施工。积极推进继光三、十组,增光三组共590户居民接大暖工作。

(六)信访工作方面。一是进行案件等级分类,促进提质增效。针对我镇信访矛盾纠纷突出,历史积案繁重,个体典型案件和群体信访纠纷严重的实际,建立信访案件“ABCD”等级化解工作办法,分类处理现存信访案件。二是落实各项措施,保障案件解决。制定党委书记定期接访制度,规定每周一下午为党委书记定期接访日。规范信访首问责任制,在接访现场,针对信访人提出的问题,要求涉及的分管领导和站、办、村组负责人必须到场参与接访,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再次是建立党委政府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将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法律顾问等吸纳进来,组成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信访工作情况,研究信访案件、制定解决方案、三是实施属地管理,压实主体责任。成立7个行政村矛盾纠纷调解小组,按照“属地管理”、“谁管理谁负责”和“排查得早、发现得早、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工作原则,全面掌握、有效调处本村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把“小事不出村”抓在手上。切实杜绝因村级矛盾纠纷调解不充分,导致信访案件跨过村一级、直奔乡一级的问题。截至目前,我镇共存信访案件36起,其中已解决 15起,涉及二轮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家庭土地纠纷等问题;已引导进入司法程序2起,涉及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出嫁女子女待遇等问题;已通过思想疏导调解案件7起,涉及集体土地纠纷、二轮土地承包、涉军、土地征收、村集体资产等问题;仍在协调解决12 起,涉及出嫁女、二轮土地承包、民办教师、大中专生、公交车、失地农民社保等问题。四是积极做好中央第八巡视组巡视内蒙古期间信访工作。成立专项领导小组,以“巡视”期间“零上访”为工作目标,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为主要任务,以预防群体性事件为重点,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按照“重心下移、强化基层、超前排查、分析预警、及时化解”的基本思路,抓好源头预防,健全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及时了解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动态,充分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多种手段,开展信访工作。截止目前。我镇未发生集体访、“非正常”上访和有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七)人口普查方面。积极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抽调镇、村两级干部及辖区企业等125人,分阶段完成了“两员”信息上报及系统录入、普查摸底等工作,圆满完成了上三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今后五年思路和2022年工作安排

按照临河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集合我镇实际,提出“一湖一城一区两带”的城关镇产业发展思路,依托我镇城郊区位优势制定“打基础、育人才、淳民风、保生态、强组织、勤治理、拓成果”的五年工作思路和2022年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总基调。

(一)具体措施。围绕“一湖一城一区两带”落实产业发展。

1.“一湖”就是围绕青春湖旅游资源,打造设施农业旅游观光经济带。一是发展设施农业,打好乡村振兴基础。以青春湖为圆点,在环湖周边的近500亩土地上实施规模化种植,整合现有的30亩温室大棚,在此基础上新建高标准设施农业,植入数字农业技术,依托青春湖旅游区,打造农业旅游观光园区,吸引流转土地的农民群众入园种植附加值高的瓜果蔬菜。二是做强产业基础,打造旅游经济。申请上级资金对青春湖两侧的友谊1组和5、8组两个自然村开展亮化工程,配套各类基础设施,打造成河套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农家乐相结合的“湖畔小镇”,鼓励村庄内居民利用个人闲置房屋,开办农家乐、民宿、社会实践拓展中心及农业传统技艺展示中心(小型食品加工作坊),培育和引入组织策划、活动布展、婚纱摄影等小微企业和团队,打造“一日双景三餐四季”全程式短期旅游良好体验,探索推动网红探店、进村等时尚化元素,进一步做好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抓好大田种植,发展观赏经济。充分利用设施农业旅游观光园区与河套农耕特色元素旅游村庄及青春湖旅游区之间100余亩土地,积极与内蒙古天衡制药等企业合作,争取国家补贴,探索发展“中草药花卉种植经济”,通过集中种植红花等中草药,配合总体设计插播、套种等方式作为景观创意图案,完善观景台、田间小筑等设施,既可增加园区观赏价值,又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城”就是承接五谷城园区优势,发展瓜果蔬菜销售集散中心。一是“双年会”规划瓜菜种植销售蓝图。每年年末组织辖区内从事瓜果蔬菜购销工作的“经纪人”召开年度座谈会,共同审议“瓜菜集中购销方式”。年初组织种植大户召开集体研判会,结合年度收益和趋势分析等因素,分析研究全年种植规划。二是“老五四”引领瓜菜品牌战略化推广。积极申请“老五四”品牌商标,制定产品标准,以“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为标准,规范种植模式,打造“老五四”品牌瓜菜,并承接“天赋河套”区域品牌效应,打造“五四瓜菜、全民青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牧民收入。三是“多渠道”畅通农产品增值渠道。整合五四村、增光村、继光村等五谷城园区周边设施农业,提高产品质量,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品牌效应,辐射带动全镇及友邻乡镇发展瓜果蔬菜种植。进而带动全镇及瓜菜销售中心周边友邻乡镇按照统一的瓜菜产品标准,发展订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积极探索畅通“书记、镇长直播带货”的渠道,开设“走乡镇”、“入基层”、“探好货”等公众号栏目,进一步强化品牌影响力。

2.“一区”就是整合五四村小企业集聚,打造中小企业集聚区。一是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助力企业扩充产能。我镇五四村1、10组内,现有小型企业36家(已形成小规模集聚),占地面积100亩,提供就业岗位600个,每年实现税收近千万元。小企业集聚区目前北至临陕路,受土地性质影响难以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土地便利,计划与市区两级自然资源部门协调沟通,修改该地区土地空间规划,为中小企业园区进一步扩容留白。二是配套基础设施,助力企业提质增效。继续积极协调,为五四小企业园区接大暖,完善污水排放管网,降低企业取暖及环境治理成本,助力企业提质增效。三是抓好企业引进,提升区域知名度。收集各类企业发展需求和规划,积极引进和扶持上下游配套企业跟进发展,推动“链条式”整合和集聚化效应,吸引技术人才到企业工作,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3.“两带”就是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打造110国道设施农业经济带和临陕路物流经济带。

“110国道设施农业经济带”一是整合土地,实施“大破大立”。以金榕农业产业园为中心,辐射带动110国道沿线设施农业,同时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在蓿亥村、友谊村开展1.2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整合土地资源,提升地力,配套饮水灌溉工程,为发展数字化高标准设施农业打好基础。二是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力,做强第一产业。我镇将依托邻近110国道区位优势,靠路吃路,结合高标准农田改造,采取扶植本土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升级现有“友谊村5、8组设施农业大棚、远景村金榕扶贫产业园、蓿亥村华中智慧设施农业园区”等730亩设施农业园区,在友谊村、蓿亥村、远景村大力培育本土农牧业合作社。利用友谊村集体农庄,申报高标准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意博合作社高标准西红柿种植基地,引导企业再流转土地600亩,扩大西红柿种植面积;利用扶贫项目资金在远景村建设6栋高产新型装配式日光温室;引进露青养殖场合作社,在远景村三组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小麦连片种植基地;对接华中智慧有限公司,启动蓿亥村烂尾温室收购计划,同时进一步流转600亩土地,打造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积极促成灵达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套灌区研究院合作,在原有2000亩全程机械化生产园区的基础上植入现代化数字农业新技术。三是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副产品附加价值。延续村村建设保鲜库政策,盘活110国道沿线集体冷藏保鲜库,依托金榕农业6000平米冷藏库、蓿亥村330平米冷藏库、远景村待建的330平米冷藏库,为各类农业合作社提供冷藏保鲜条件;着力推进远景村“赋套?金钥”农业特色化小镇项目落地,建设集仓储物流、设施农业、旅游观光、休闲住宿等于一体的农业现代化产业集群;培育远景村金榕智能化育苗基地,助力全区农业高效发展。三是加强集镇建设,完善集镇服务水平。加强城关镇集镇建设,依托京藏高速西出口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做好110国道沿线集镇基础设施改造工作,引导周边商户积极投资建设餐饮、住宿、休闲等配套设施,带动周边村民创业的同时,增加就业岗位,为往来人员提供较好的休息环境。联系交通部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设计一段利用道路边侧减速带震鸣的“网红音乐路段”,吸引城市及周边游客前来打卡体验,带动发展。

“临陕路物流经济带”

一是整合农畜产品,做强畜牧产业。目前我镇家庭式畜牧产业发展较好,域内临陕路沿线物流企业林立,为生鲜农畜产品销售提供了优势,由此扬优成势,着力推进继光村精诚活牛交易市场二期工程建设,推动企业数字化线上交易平台建设,提升活畜交易量;依托增光村养殖产业优势,在增光村一组,建设育肥牛养殖场,提升农畜产品质量。二是加强冷链销售,打造物流产业集群。助力域内各农畜产品生产合作社及家庭式小型活畜饲养模式,积极开展订单式活畜饲养,依托巴彦淖尔市泰盛隆肉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肉联企业,与各类物流企业合作,提升生鲜农畜产品销售速度。三是配套物流服务,提高村民就业率。积极鼓励物流园区居民投身发展车辆维修、住宿、餐饮等配套产业,通过自主创业+打工的方式,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

(二)实施人才振兴。一是培养人才“走出去”。针对我镇耕地较少和土地流转后剩余劳动力富裕的实际情况,结合我镇近郊区位优势,积极与区人社局、就业局、以及专业技能培训机构合作,为适龄农民开设专业技能培训班,引导适龄农民选择有资质的专业技能培训机构学习面点师、保育员、营养师、月嫂等稀缺行业从业者专业技能,通过就业保障增加就业途径。二是引进人才“驻进来”。依托“一湖一城一区两带”总体建设目标,引导全镇83家企业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大量引进农牧类、管理类、新型人才,积极挖掘返乡大学生人才充实乡镇企业发展,提高乡镇企业竞争力。再一方面积极吸纳本地、外地青年才俊进入“村两委”工作,大力推进“村两委”办公自动化、工作人员年轻化、思想措施新颖化,提升行政村整体竞争力。三是吸引人才“返回来”。大力挖掘“本土退休人才”和“本土创业人才”返乡创业,探索采取中短期聘用、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柔性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专家及团队,组织实施技术含量高、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强、项目实施预期好的重大项目,吸引更多“候鸟型”“季节型”高层次人才参与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我镇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三)推促文化振兴。一是做好民族团结融合工作,以文入心铸魂凝神。我镇是典型的回汉聚居区,现有回族群众3356人,主要集中在增光村、继光村,少数民族群众占全镇人口的19.7% 。开展工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民族间因生产生活方式不同造成的差异,做好民族团结融合工作。经常走访辖区内7个清真寺和2个基督教场所,帮助解决困难,传达民族政策,尊重民族文化,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意见,听取少数民族建议,引导多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是强化公共文化基础性建设,以文入形固本清源。加强镇村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全镇7个行政村综合文化场所提档升级。提高基层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和实效性,积极与相关部门争取更新适合人民群众开展文体活动的器材。加快“书香临河”在镇村组的建设步伐,创新推动“送文化、种文化”等文化惠民工程,引导支持社会力量承接举办各类公共文化服务事项。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文载道滋养乡情。依托“村村响”广播,健全应急信息发布机制,提升政策宣讲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效能,完善村级服务点网络设施,积极响应“公益电影7+”惠民放映工程。加大文艺创作扶持力度,鼓励有专长的干部和村民编写正能量促团结、淳民风的顺口溜、山曲民歌等。加强中国梦现实题材创作生产,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创新开展的城关镇年度农民运动会,积极评选“精巴媳妇”、“干净人家”,依托镇村文化站(所)大力开展正向宣传。

(四)强抓生态振兴。一是在基础设施上做文章。今年以来,我镇积极完成增光、继光两村12个村民小组接大暖工程,涉及1200余户。2021年全镇实施“煤改电”1500户。2022年,我镇继续结合增光、继光、五四村邻近城区、小企业众多、外来人口众多、生产生活类垃圾产量大的实际,积极落实增光、继光和五四小企业园区接大暖工程,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在全镇继续落实“煤改电”工程,逐步实现“煤改电”全覆盖;继续推动落实增光村“厨卫改造”项目,在目前1430户基础上继续提标扩面,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积极落实“河(湖)长制”,防止生活污水、灰水乱排乱放,特别是防止四排干沿线污水垃圾乱排乱放。继续推进全镇卫生厕所全覆盖。二是在环境整治上谋出路。针对我镇地处城郊结合部,8条主要干线穿镇而过,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聚集(外来人口7194人),生产垃圾较多的实际,积极探索全镇环境卫生治理办法,拟采取分村承包或整体承包的方式,一站式解决乡村大环境整治问题。大力推动植树造林、村屯绿化工作,2022年推动10个自然村实现村屯绿化,大力提升植被覆盖率。三是在“四控”行动中出实效。加强农业领域“四控”技术运用,开展“政策宣传”,引导农民主动达到“四控要求”;做好农业残膜、废旧农药瓶回收等工作。运用“商业杠杆”与韩瑞平农资门市部加强合作,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农膜回收政策,激励农民主动回收废旧农膜。加强“系统监管”,严格落实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未按要求进行残膜回收的,取消下一年度农业补贴项目,并严格限制其它项目争取。通过“政策宣传+商业杠杆+系统监管”的方式,提升村民自觉性,持续改善我镇土地质量。

(五)深推组织振兴。一是抓关键,加强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五化协同、大抓基层”总体布局,抓实抓好“最强党支部”创建,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巩固推进村“两委”换届成效,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区委备案管理制度,发挥好党组织书记的“头雁”引领效应。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有效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切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持续强化“五面红旗”创建、村党组织书记“大比武”“五人小组”工作法和“二三三”区域化党建、“红色物业”、城乡结对共建等特色品牌在我镇发挥更加的实际效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抓制度,完善考评机制。探索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选人用人机制,积极将各行政村书记及村民小组长纳入实绩考核范畴,确定常规工作、重点工作、特色创新等三大类考核指标,实行半年度评比、年度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选拨任用、评先评优、薪资报酬以及新农村项目扶持相挂钩,切实选好“领头雁”,配强“当家人”。结合年度实绩考核、党员星级化管理、“红黑榜”等,选树典型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党员工作积极性,争当正面典型,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做好储备村级后备干部工作,要求各村到2022年底,必须储备后备干部3-5名,切实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三是抓重点,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群众得实惠是“根本命脉”。要积极引导各村,将集体优势,逐步转化为村集体经济优势,利用扶贫项目库增加集体经济产业。例如发挥五四村、友谊村集体土地优势,大力发展集体农庄,建设远景村6栋高产新型装配式日光温室产业基地,建设增光村育苗温室,推进万丰村一组光伏发电项目等,力争2022年度7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真正使集体强起来、富起来。

今后五年,城关镇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响应各项发展要求,以“高高山头立”的战略眼光和“深深海底行”的实干精神,推动全镇经济社会蓬勃向上,助推全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中共临河区城关镇委员会

城关镇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13日

 

 

 

 

 

 

 

 

 

 

 

 中共临河区城关镇委员会                 2021年10月13日印发 


关闭 打印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