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乌拉特后旗政务公开平台
索引号 whq_lyhcyj/2023-05545 效力属性
发布机构 林业和草原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09-12
乌拉特后旗草原生态保护发展 “十四五”规划 (2021年-2025年)
发布单位: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人:曹玉莲 发布时间:2023-09-12 点击量:0 字体:

 

 乌拉特后旗草原生态保护

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年-2025年)

  前  言

  乌拉特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西北边境地区,全旗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草原面积3650万亩。草原的生态安全关系生态安全、食品安全、边疆稳定以及牧民生产生活。实施草原保护与建设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改善民生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内蒙古时,提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时代要求。全旗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战略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全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自治区、市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扩大草原生态建设成果,继续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促进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原合理永续利用,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参照《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林业和草原保护发展规划》,乌拉特后旗林业和草原局编制《乌拉特前旗草原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一、发展基础

  乌拉特后旗在全区生态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布草原、沙地、沙漠、河流、湖泊、农田等各类生态系统,构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生态安全屏障架构,是北方防沙带和黄河重点生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乌拉特后旗位于地理坐标为东经105°8′20″--107°38′20″,北纬40°41′30″--42°21′40″。西与阿拉善盟相连,北与蒙古国接壤,东西长210公里,南北宽130公里。总土地面积2.5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95.25公里。全旗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海拔最高点达2365米。阴山山脉横亘旗境南部,形成了河套平原与北部高原的一道分水岭。全旗山地占15.1%,低山丘陵占10.3%,砂砾石戈壁高原占52.9%,沙丘戈壁沙地占20.4%,山前冲积平原占1.3%。山前以农为主,山后以牧为主。

  2、自然概况

  乌拉特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地处中温带,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风沙多,夏季干旱降雨少,日照强烈,蒸发量大,年均气温3.8度,平均降水量96—105.9毫米,年均无霜期130天,年均冻土深2.3米。年平均蒸发量高达2650毫米,年均无霜期130天,年均冻土深2.3米。全旗3650亩草原,草原退化1752.33万亩,沙化543.64万亩,盐渍化71.94万亩。全旗平均温度山前9.5℃,山后6.8℃。

  3、社会经济概况

  乌拉特后旗现辖辖3个镇、3个苏木,50个嘎查村,2个林场。巴音宝力格镇、呼和温都尔镇、潮格温都尔镇、巴音前达门苏木、获各琦苏木、乌盖苏木。全旗户籍人口5.81万人,其中非农人口2.7万人,农业人口,3.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63万人,占总人口的28%,是一个少数民族边境旗。2020年全旗生产总值的67.6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6.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定在8亿元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08元,年均增长5%;农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69元,年均增长7.5%。戈壁红驼、蒙古马、驴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59%提高到69%;

  (二)草原的重要功能

  1、草原生态资源现状

  乌拉特后旗现有草原面积3636.57万亩(2016年草原资产资源普查数据),占全旗总面积的86%,属荒漠、半荒漠化草原,其中人工草地面积2.325万亩。3级草原面积2.33万亩,6级草原面积9.15万亩,7级草原面积2316.94万亩,8级草原面积1308.16万亩。

  根据现有草原资产资源普查结果,草原退化面积1752.33万亩,沙化面积543.64万亩,盐渍化面积71.94万亩。轻度三化面积1401.80万亩,中度三化面积686.73万亩,重度三化面积279.39万亩,合计2367.92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65.1%。

  2、草原的生态功能

  乌拉特后旗草原冷季受西北风和蒙古高压控制,处于我国冬季严酷气候条件的前沿,草地植被的强大根系,对土壤有极好的吸附力和粘着力,与没有植被的空旷地相比,风速降低19%~85%,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作用,对防止土壤风蚀和土地荒漠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我旗草原有着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是重要的水土保持区,与无植被的空旷地相比对降水有更高的渗透率,对降水的截留量可达50%,对地表的冲刷量减少77%,可使径流中的含沙量减少70.3%,对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和江河泥沙淤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草原生态系统孕育着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非其他生态系统可以替代,具有全球意义的保护价值。草原生物多样性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特殊生境和重要物质基础。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是优化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途径。

草原是重要的碳汇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的有效载体,也是巨大的氧气生产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作用,持续不断地为人类提供生态产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地区经济平稳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草原的经济功能

  草原是广大牧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牧区经济繁荣的根本保证,是维护边疆稳定,促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重要基础。草原畜牧业是巴彦淖尔的基础产业。羊肉、牛奶、山羊绒产量和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均居全国前列。

  草原地区工业化程度低,绝大多数地区的水质、土壤无污染,加之气候寒冷,病虫害发生较轻,多数地区符合发展绿色食品的环境要求,为打造国家天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4、草原的社会功能

  自古以来,草原就是广大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草原与牧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牧民收入的90%以上来自草原。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草原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草原天然、绿色、有机的畜产品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草原畜牧业已经成为我旗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草原旅游方兴未艾,草原给人们带来的效益正在向多元化、高层次、高品位、有深刻内涵方向发展。搞好草原建设,保护好草原,不但为牧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而且为我旗畜牧业经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草原是蒙古民族和北方诸多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他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游牧文化。草原是游牧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也是传承草原绿色生态文明,弘扬草原文化的重要载体。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交融,推动了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

  二、十三五简要回顾

  “十三五”期间,全旗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上级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下,坚持不懈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为维护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实施1处尾矿堆场整治工程。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完成117处河湖划界。深入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投入300万元实施面源污染治理。全国首单草原保险试点项目在我旗落地,实施森林草原病虫鼠害防治27.7万亩、林草生态修复34.6万亩。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

  乌拉特后旗“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第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退牧还草、牧草良种补贴、游牧民定居工程、鼠虫害防治、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扶持项目、鼓励草原补奖政策禁牧户安居创业等一系列草原生态治理工作,推行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和荒漠化严重区域的牧民转移等措施,牧区草原植被得到逐步恢复,草群盖度提高,植被生态功能大大提高,草地生态系统逐步实现动态平衡,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大风天气、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发生数量和规模有效减少。牧民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变、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已经显现。经测算,草场草群盖度由原来的9.4%提高到15.2%,提高5.8个百分点;草群高度由平均10.2厘米提高到13.8厘米,提高35%;牧草产量达到每亩9.4公斤,比非项目区每亩提高产量3.67公斤。

  1、草原法规政策不断完善,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稳步推进。

  以国家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深化草原“双权一制”制度,积极推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全旗共落实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面积和落实草原承包面积3644.4万亩。《内蒙古自治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及标准》相继公布执行,至此我旗“一法两例两规章”的草原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基本建立,为全面实行依法治牧和依法治草奠定了法律基础。草原依法流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逐步提高。

  2、创新机制,扎实推进草原补奖新政深入落实。

  从2011年起,国家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旗全面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各项政策,以政策创新作支撑,多措并举,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我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草原新政的深入落实,加快了草原生态恢复速度,有效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加快了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2011-2015年,我旗完成自治区每年下达的补奖任务总规模3390.58万亩,覆盖全旗六个苏木镇,占全旗牧区草原面积的93.1%,涉及牧户3700户、13000人;其中禁牧面积2197.23万亩,占牧区草原面积60.5%,涉及牧户2700户、9500人;草畜平衡面积1144.43万亩,占牧区草原面积31.4%,涉及牧户1000户、3500人;牧民生产资料补贴覆盖率达到100%;燃油补贴覆盖率达到100%。

  3、圆满完成草原生态重点建设工程任务,成效显著。

  退牧还草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我旗完成退牧还草建设任务1513万亩,其中:禁牧930万亩、休牧250万亩、划区轮牧110万亩),草场补播223万亩。项目实施面积占牧区可利用草原面积的41.63%。项目涉及牧户1606户,占牧户总数的43.4%,涉及人口5606人,占牧区总人口的43.12%。2002年至2010年全旗累计兑现饲料粮补贴资金4843.44万元。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自2013年实施以来,到2015年我旗累计完成建设任务6.2万亩,其中:围栏封育4.5万亩,人工饲草基地1.55万亩,草种基地0.15万亩,暖棚1.47万平方米,储草棚0.6万平方米,饲料机械400台套。

自2012年起,为积极配合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自治区启动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我旗共完成节水灌溉高产优质苜蓿种植2.2万亩。

  草原鼠虫害防治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我旗草原鼠虫灾害呈偏重暴发年份,全旗鼠虫害发生危害面积达1152万亩,其中鼠害665万亩,虫害487万亩。针对严重的草原鼠虫害,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了有力的防治工作,扩大生物防治规模,五年内全旗完成草原灭虫59.6万亩,草原灭鼠145万亩。

  4、草原保护建设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全旗草原科研、适用技术推广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尤其在草原资源监测、病虫鼠害防治、人工种草、草原改良以及草产品生产加工、食草家畜饲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科学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日益完善,在生产中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旗草原保护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草原生态的地理特性和自身的脆弱性,决定草原保护建设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草原生产能力总体偏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农牧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还没有根本提高,保护和建设草原,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我旗草原位于西部干旱季风区,降水量少,风沙天气多,处于荒漠化土地区域。自20世纪中叶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旱灾频率增大,生物群落减缩,生物链受损,鼠虫害频繁发生。

  2、超载过牧,草原不堪重负。根据监测,我旗牧区草原实际超载牲畜为20万个羊单位。超载的主要因素是牧区人口增加。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干旱草原生态容量指标,牲畜超载率居高不下。牲畜的增长与草地日益下降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加速了草原的退化。

  3、靠天养畜,收入缓慢增长。长期粗放经营、简单的资源配置造成饲草供给紧张,产业分工简单、生产规模较小等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依托传统畜牧业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

  4、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草原牧区大多地处边远,地方政府和牧民难以有较多的资金投入草原建设。牧区水利、交通、通讯、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薄弱,公共服务滞后,难以适应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5、面积较大,管护措施不力。我旗各级草原监理队伍能力薄弱,执法经费短缺。乱采乱挖、违法征占用、开垦草原等违法活动不断出现,年平均发生草原违法案件200起左右,查处结案率在100%。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 切实强化草原保护与修复,尊重自然和经济规律,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进一步完善草原承包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严守草原保护红线。认真落实禁牧休牧划区轮牧、草畜平衡、基本草原保护和“五个严格”保护措施,认真实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重点工程,大力发展牧草产业。努力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林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新进展,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二是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全旗草原类型分布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建设。着眼于草原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确定各个区域保护与建设的重点。

  三是坚持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的原则。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天然草原,适度开发建设节水灌溉人工草牧场。利用于保护之中,以建设促保护。

  四是坚持草原保护建设利用与牧民增收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特色、生态、安全、高效畜牧业,不断优化结构,努力提升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积极发展草原文化旅游业、畜产品加工业等适宜产业,实现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牧区增绿,促进民族团结。

  五是坚持研发与推广应用相结合的原则。我旗草原面积大、草场类型多样,社会经济状况参差不齐,不宜搞一刀切,应本着边研发、边示范、边推广应用,先易后难,有序推进。

  六是坚持多方筹资,共同保护的原则。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配合和社会融资相结合,草原保护建设是一项艰巨任务,周期长,耗资大,应以国家投入为主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保证生态建设的持续性。

  (三)总体目标

  通过休牧、划区轮牧和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实现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长期禁牧、阶段性禁牧、建立各种自然保持区等措施,给草原创造自我休复的条件,逐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恢复草原植被;通过人工草地建设,增加饲草料有效供给,缓解天然草原压力,促使退化沙化草场得到有效治理。人工草地建设基本达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机械化”的要求。到十四五末期,全旗草原质量明显提升,保护与恢复初见成效,荒漠化防治持续深入,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能力明显提高,生态功能进一步增强,生态总体状况进一步好转,局部恶化趋势基本控制,林长制有效推进,草原退化沙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并向良性循环发展,逐步实现草畜平衡。进一步提升草原生态功能,提高牧区防灾抗灾能力,改善草原畜牧业生产条件,促进牧区经济发展,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架构基本形成。

  (四)具体任务

  到2025年,禁牧面积总体达到草原面积的95%以上,草畜平衡区严重落实以草定畜,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40%;草原火灾受害率降低到3‰;草原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10%以内。

  五、草原保护与建设的区域布局

  根据我旗草原的区域性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保护建设利用的需要,将我旗草原划分为保护恢复区(阴山山脉以北)、牧草产业重点开发区(阴山山脉以南)等两大区域,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结合草原保护建设利用重点工程,采取分区治理的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草原保护区

  1、区域特点

  本区地处我旗北部地带,地形为波状高平原,生态环境恶劣,草场退化沙化面积占三分之二以上。天然降水在50~200mm,水资源十分匮乏。地表为易活化沙质和石砾质,侵蚀严重。植被以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为主,灌丛草场比例大,不能打草,只能放牧。因而,冬春季节饲草贮备困难,草场承载力极低。

  2、功能定位

  本区处于草原化荒漠和荒漠地带,气候极度干旱,应着力恢复草原植被,发挥区域生态功能的保障作用。

  3、采取措施及发展目标

  该区域以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草场类型为主。在治理措施上,首先科学确立区域人口承载能力,有计划的转移人口,减轻草原承载力;第二要确定禁牧区和休牧区,严重沙化地段,树立长期禁牧的观点,以自然恢复为主;第三要实行长期的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第四制定合理的载畜量,减轻放牧压力,以轻度利用为好;第五利用局部水土条件相对优越地段发展灌溉人工饲草料地,增加冬春饲草贮备。该区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草原植被恢复难度较大,需要的周期长,应把草原保护摆在突出的位置,突出生态功能,构筑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

  (二)牧草产业重点开发区

  1、区域特点

  该区域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是阴山向外延伸的低山丘陵。草原面积小,分布零碎。年降水量200~450mm之间。该区域土壤条件较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是乌拉特后旗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秸秆资源丰富。饲养牲畜以舍饲半舍饲方式为主,饲草料来源为农副产品、秸秆、青贮饲料等。

  2、功能定位

  本区水、热、土等条件较好,是我旗最重要的粮食生产、肉用牛羊育肥、奶牛和猪养殖基地。建立稳定的粮、草、畜良性循环系统,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3、采取措施及发展目标

  第一推行粮草轮作,扩大豆科牧草种植面积,建立良性的农田草地系统;第二将坡耕地、中低产田逐步退耕还草,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畜牧业比重;第三充分利用耕地资源丰富,水源条件较好的优势,建立优良牧草繁育基地和高产人工草地,大力发展草产业;第四发挥劳动力优势和种养业经验,发展舍饲畜牧业和特色畜牧业。该区域是农牧交错带,水、土、气候等立地条件优越,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和耕地资源,发展以苜蓿豆科牧草为主的饲草产业,发展舍饲畜牧业。通过粮草轮作,改变单一的种植结构,提高粮食产量,藏粮于土,建立良好的粮草耦合农业生态系统。

  (三)生态恢复区

  1、区域特点

  主要草原类型为温性荒漠草原类和温性草原化荒漠类,植被以柠条锦鸡儿为主,零星分布戈壁针茅、杂类草。草原退化沙化严重,多年生草本植物基本消失殆尽,地表大量覆沙,土壤流失严重。

  2、功能定位

  力争在5年内使退化草地得到有效治理,项目区80%以上草原植被得到恢复,植被盖度提高2~3%,产草量提高10~2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项目区域草原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牧民增产增收,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3、采取措施及发展目标

  在发展草原畜牧业进程中,根据草原沙化程度,选择围栏封育、补播、施肥、柠条锦鸡儿平茬复壮等适宜修复措施进行沙化草原生态修复。

  项目区实施全面禁牧后探索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当地成立养殖公司,与政府部门积极配合,以公司养殖园区为依托,不断接收合作社、农牧户、退牧转移牧民入场养殖,把牧民养殖的基础母羊纳入公司的产业链系统,签订养殖协议以保底价保护合作社、农牧户、退牧转移牧民的切身利益,加大对农牧户养殖综合技术、标准化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综合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即从规划布局、养殖环境保护、饲养管理、防疫接种、产品销售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制定规范化建设和养殖标准,通过构建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经营模式,确保合作社、农牧户、退牧养殖牧民在禁牧条件下的养殖收益。重点在获各琦苏木、潮格温都尔苏木开展生态修复建设。

  六、草原保护与建设重点项目与主要任务

  (一)继续贯彻落实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按照“保生态、保收入、保稳定、保供给、完善相关制度”的“四保一完善”的总体要求,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原生态环境,增加牧民收入。科学合理安排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补贴,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加快饲草料建设,加快以舍饲圈养为主的家庭畜牧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力争实现70%牲畜为舍饲圈养,努力实现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入的总体目标。

  (二)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

  草原保护,建设方面的主要任务是加快建立总量充足,布局合理,结构优良,功能完备,系统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保障治理成效,巩固一期工程治理成果。加大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力度,发挥科技在工程建设中支撑作用。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实现以数量为主向数量和质量并重转变;实现以生态治理为主向生态治理和后续产业发展并重转变;实现以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拉动和政策促动并重转变;实现以生态效益为主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重转变。

到2025年,我旗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草原建设工程总目标:围栏封育50万亩,飞播120万亩。

  (三)草原监理监测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程

  要着重推进草原牧区、半农半牧区以及生态脆弱区、草原生态工程项目区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建立各级监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充实执法人员;争取在“十四五”期间,根据草原保护实际需要新增草原监理人员3人,实现草有所管,在管理体制上,逐步从合署办公向机构独立运行转变,从纯“参公”单位性质向行政机构转变。每个草原监督管理站所必须配备的交通工具、通讯器材及其它执法取证装备,改善办公条件;将执法办案、人员工资福利等经费全额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草原执法工作有效开展。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全旗牧区不同类型草原新增监测点3个,实现草原监测范围的全覆盖,实时把握草原资源、草原利用、草原建设、草原灾害等动态数据,同时要加大已建监测点日常维护和管理费用的投入,为科学决策和指导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四)牧草产业发展工程

  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和加强扶持力度为支撑,努力推进我旗牧草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把我旗牧草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有效缓解我旗优质牧草短缺的困难局面,减轻天然草原压力,改善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构建“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共赢局面,推进牧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到2025年,通过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草原保护建设任务107.5万亩。其中围栏封育6万亩,优质牧草1.5万亩(包括历年保留面积),虫害防控50万亩,鼠害防治50万亩。人工草地建设基本达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机械化”的要求,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趋于合理,多年生牧草种植进一步提高,牧草种子产量和质量以及优质饲草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天然草原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草原退化沙化趋势得到控制并向良性循环发展,逐步实现草畜平衡。进一步提升草原生产和生态功能,提高牧区防灾抗灾能力,改善牧业生产条件,促进牧民增收、牧业增效、牧区经济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

  (五)高产优质苜蓿产业发展

  高产优质苜蓿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为核心,以最大限度满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苜蓿草产业,统筹规划,优化结构,集成技术,适地适种,良种良法,高产高效,着力加强苜蓿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机械化和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市场主体,注重科研创新。建立现代草业良繁体系、生产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实现苜蓿产业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对畜牧业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提升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保障能力,为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和谐的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以高产优质苜蓿产业为龙头,带动其他草产业发展,“十四五”期间,优质牧草每年递增1万亩(指一年及多年生优质牧草,主要麦后复种增加面积)。

  (六)建立“数字草原”信息平台

  以自治区最新的草原普查数据、草原确权采集的草原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的信息数据、草原生态监测数据为支撑,对草原现有的各类应用系统进行升级整合利用,通过模块化管理,完善草原基础信息综合数据库,建立“数字草原”信息平台,提升草原保护建设、治理修复和科学利用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七)草原防灾减灾项目

  实施草原防灾减灾工程,提升监测预警和防控救灾能力,促进草原生态有效恢复,增强草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以苏木镇为单位建设中型饲草料库6个,以嘎查村为单位建设小型饲草料库10个。通过储备、供给、再储备、再供给循环流通模式,丰年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灾年加大饲草料储备数量,有效扭转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的抗灾保畜局面。

  (八)加强草原鼠虫害防控体系建设

  严格落实《内蒙古草原生物灾害预防和处置应急预案》,依托“国家一自治区一重点区城”监测预警网络,建立和完善旗级草原生物灾害防治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树立“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理念,健全应急机制,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责任,落实监测措施,强化防控手段,切实做好草原灾害防控工作,实现最大程度降低草原灾害损失的目的。到2020年,草原鼠虫害防控达到国家的绿色防控标准,虫害生物防控比例达到80%以上,鼠害生物防控比例达到90%以上。

  (九)严格草原征占用审批程序

  一是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要求履行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程序,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从源头上坚决制止不按法定程序审批和乱征滥占草原行为;二是对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乱采滥挖等非法活动,坚决制止,依法查处,始终保持打击破坏草原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三是对违反法定程序造成草原严重破坏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规定,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十)加强草原执法队伍建设

依托事业单位改革和综合执法体系改革,按照统一高效、配置合理、隶属规范和有利于全方位保护的原则,尽快加强旗级和苏木镇草原执法队伍建设,全旗建立规模为65人的草原执法队伍,其中旗级30人,苏木镇35人。结合深化苏木镇改革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工作统筹解决人员编制、经费问题,逐步配套交通、通讯及技术装备。设置草原专职管护员,每10万亩草原聘用一名草原管护员,由当地牧民选聘担任,就近、及时发现问题,对发生案件及时取证、守护现场、向当地草原监管部门上报,协助草原监管部门加强草原生态的保护。

  (十一)生态修复项目

  充分发挥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对不同程度退化、沙化的草原进行分类治理,重点对退化放牧场、退化打草场、严重沙化草原开展综合治理,促进草原生态修复。到2025年,通过人工种草、封育保护、飞播种草、毒害草治理、退化草原改良、退耕退牧还草等措施完成草原生态建设任务。

  (十二)科学开展防沙治沙

提高科学治沙能力,对可治理的沙化土地进行集中治理,对已经治理的沙化土地加强保护,促进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对土地沙化严重的农区和农牧交错区,开 展系统治理,为沙区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改善创造有利条件。到2025年,通过林草水等综合措施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面积2650万亩

  (十三)建设国家草原自然公园

  在乌拉特后旗宝日汗图建设国家草原公园主要开展草地植被封禁保育和 草原综合治理等植被恢复与草地治理措施,促进公园区内草地植被的恢复,并达到防风固沙和推广示范的作用。其中,草地生态保育区面积 387.68hm2,草地修复示范区面积 49.13hm2,总面积为 436.81 hm2,占草原自然公园总面积的 76.31%。

  (十四)建设国家沙漠公园

  到 2025 年,巴音温都尔乌宝力格国家沙漠公园植被保护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服务功能明显提升;科普宣教场馆与相关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沙漠科普与宣传能力明显提高;沙漠旅游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以“披沙沥金·富饶秘境”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形成规模;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一个体验沙漠、认知植物的科普宣教场所和生态旅游场所,把巴音温都尔乌宝力格国家沙漠公园打造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系统类型丰富、科普与科研设施完善、旅游特色明显、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内著名国家沙漠公园。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草原保护与建设事关草原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草原保护建设利用,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把草原保护与建设同发展畜牧业,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对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草原保护与建设目标责任制,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草原保护与建设是一项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发改、财政、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要做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旗县要依据规划要求,编制本地区的草原保护与建设规划,并将草原保护与建设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强化依法治草,认真落实草原保护制度

  要按照《草原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和要求,实行严格的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监测预警机制。针对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在禁牧区和休牧期放牧现象,草畜平衡区严重超载等问题,要按照草原有关法律法规,会同公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草原保护建设和监督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严厉打击破坏草原的行为,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三)完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草原投入力度

  要认真研究制定促进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草原承包责任制,发挥牧民对草原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机械化鼠虫害防治水平。逐步增加对重点工程及草原监理、监测、科研、防灾等的投入。实行积极稳妥的草原生态移民政策,缓解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在坚持政府积极投入、统筹利用现有相关资金的同时,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筹集资金,积极引导和利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农牧民个人等社会资金,加大对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支持力度。

  (四)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提高草原科技水平

  要努力增强草原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广泛运用先进实用技术,提升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整体技术水平。支持科技创新,紧紧围绕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加强科学研究,组织科技攻关,力争有所突破。要特别注意加快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科研成果的应用,积极推广良种生产、优质高产牧草种植和饲草饲料青贮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科技水平。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高素质的新型农牧民。

  (五)加强草地基础建设,健全草地服务体系

  以改善草地生态系统为主,推行科学轮牧制度,实行以草定畜,缓解饲草料季节不平衡的矛盾。草地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科学合理的保护建设和利用。重点组织推广人工草地、草地围栏、饲草料青贮氨化、牧草补播等实用技术,致力于提高牧草产量、饲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针对草地改良、管护利用、草产品推广和建设,开展全方位的草业技术培训,提高现有科技人员素质,加大草业科技含量。

  (六)加强草原法律法规和舆论引导的宣传

  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要加强草原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宣传草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建设草原的责任意识,努力创造全社会爱护草原的良好环境。

  (八)建立草地生态系统投入保障体系

  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工作经费应纳入财政预算,根据财力情况,确定其投资份额。

  (九)完善长效机制,推动草原保护

  坚持目标导向,以落实问题整改为契机,理顺体制机制,建立最严格的草原保护制度、绩效评价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草原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健全部门草原生态保护工作联动机制,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担负的草原生态保护职责,建立健全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沟通协调机制,在草原生态保护和治理方面形成各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联动机制。

 

 


关闭 打印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