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乌拉特前旗政务公开平台
索引号 wqq_nkj/2022-10526 效力属性
发布机构 农科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2-12-12
乌拉特前旗农牧和科技局2022年 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
发布单位:农科局 发布人:闫炳妮 发布时间:2022-12-12 点击量:1 字体:

2022年,农牧和科技局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鼎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黄河流域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前谋划、稳步推进,通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旗农牧业呈现稳中提质、稳步增效的良好态势。现将2022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2023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种植业已粮食生产为抓手,增幅明显。

2022年全旗农作物总播面积完成311.88万亩,较上年增加28.57万亩。一是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03.67万亩,较上年增加29.59万亩,增幅17%。其中小麦3.26万亩、玉米193.31万亩,马铃薯0.21万亩,豆类3.62万亩,糜黍等其他粮食共3.2万亩。粮食总产达到了30.75亿斤(小麦总产0.27亿斤、玉米30.09亿斤、小杂粮、薯类、豆类0.39亿斤)二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08.2万亩,较上年增加2.82万亩,增幅2.7%。其中:向日葵89.80万亩,较上年增加10.37万亩,增幅13%;葫芦的6.14万亩,较上年减少7.77万亩,减幅55.8%;瓜类4.47万亩(西瓜2.35万亩,甜瓜2.12万亩),较上年减少2.44万亩,减幅35.3%,;药材4.68万亩,(枸杞1万亩,黄芪3.63万亩,其它药材0.05万亩);蔬菜1.09万亩;甜菜1.09万亩;番茄0.14万亩;其它经济作物0.71万亩。三是新增设施农业2100亩,全旗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7652亩,增幅13.5%,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完成1.24万亩,种植牧草0.08万亩。

(二)畜牧水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显著提高。

2022年,全旗牲畜饲养量预计在510万头只,其中:羊482万只,肉牛5.3万头,生猪19.6万头;奶牛存栏2.4万头;驴、马、骆驼等存栏0.7万头。全旗存栏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7个、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场9个、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场38个、存栏500只以上肉羊场户518个、存栏10000只以上蛋鸡养殖场18个。从事畜牧业生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6家,其中自治区级3家、市级13家。

全旗水产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鱼产量达2680吨,河蟹成蟹产量60.66吨,蟹苗产量16吨,南美白对虾产量11.45吨。引进了海洋拟穴青蟹、纯繁黄河鲤、鸭嘴鲟、黄金鲫等新品种,水产养殖正在由传统养殖向智慧养殖转变,养殖风险大幅降低。

(三)围绕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动各项工作。

一是全旗种植业保险共承保各类农作物188.31万亩,总保费6161.52万元。二是1332家合作社申报成为国家级示范社的3家,自治区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50家。累计认定家庭农牧场153家,其中:自治区级9家,市级11家。三是全旗农机装机总动力达 150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到88%,耕整、播种、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100%、80%、84%。四是全旗注册“两品一标”认证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71个。天赋河套区域公众品牌授权企业2家10款产品。五是今年重点围绕蔬菜、瓜果、食用菌、中药材、鲜食玉米等鲜活农产品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申请项目资金380万元,8个实施主体计划完成冷藏保鲜设施10个,预计年底前完成总任务的80%。六是积极开展动物疫病春防、秋防大会战,全旗疫苗预防牲畜1574.4万头(只、峰)次、疫苗预防家禽216万羽次,消毒灭源面积578.8万平方米。集中免疫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均达到100%。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旗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64万亩。2019年至2021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2.8万亩,总投资65947.93万元。2022年建设任务1.3万亩。其中先锋镇1.2万亩,明安镇0.1万亩。已完成设计、招投标,总体形象进度完成50%,预计年底全部完成。建成后的项目区亩均增产约13%,亩均增收约300元,亩均节水60-80方,耕地地力平均提升1-2个等级。

今年我旗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依托,同步推进土地集中流转,高标准打造农业现代化科技园区。一是在新安镇树林子村,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连续5年整村流转土地7200亩进行规模化经营。旗农科局结合耕地地力提升、黄河水澄清滴灌、有机肥节本试验示范、“四控”技术试验示范、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因地制宜打造了乌梁素海西岸高效农业创新示范园区。在园区实施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生产、产业化推进,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效益最大化。二是在西小召镇土城子村,内蒙古中滩糖业有限公司流转集中土地5000亩进行甜菜标准化种植。旗农科局以推广甜菜全程机械化种植和黄河水直滤水肥一体化滴灌为重点,打造黄灌区甜菜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园区发挥企业运营优势,规模化经营,全程机械化作业,在农业生产投入、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二)积极推动蒙牛园区建设,加速实现奶业振兴。

目前,乌拉特前旗奶牛存栏2.24万头,其中:规模养殖场存栏2.19万头,散养户存栏0.05万头。蒙牛园区5个牧场截至目前共引进13858头(现代牧业5773头,萨菲牧业3607头,瑞福源3000头,蓝浩牧业1478头)。蒙牛园区在建奶牛规模场5个,牛舍、青贮窖池建设目前完全可以满足养殖规模需求,挤奶厅及其他设施建设正在同步进行。蒙牛园区将于2023年1月份陆续开始产奶。已储备饲草料10.7万吨。新建3000头以上牧场符合条件的4个。已验收3个,分别为星连星乐高牧场、现代牧业、瑞福源牧业,萨菲牧业待奶牛全部进场后进行验收。

(三)打造农业现代科技示范园,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科局立足乌拉特前旗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了一批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园,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形成引领乌拉特前旗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包括21个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园(区)及10个镇级单品示范园。对建成、在建及新建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园(区)进行提档升级、提标扩面、提质增效。目的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探索建立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一是对7个已建成园区提档升级补短板。进一步扩大核心区和辐射区面积,增加试验示范内容,让示范区的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7个已建成园区包括:乌拉特前旗先锋万亩国家地标产品标准化产业园、乌拉特前旗现代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天衡仿野生种植示范园、乌拉特前旗知青众兴养殖园区、明安有机山楂标准化种植加工产业园、小佘太千亩花菇培植产业园、公庙子村设施农业特色高端水果种植示范园。二是对7个重点在建园区提标扩面创一流,提升科技水平,完善产业体系,创新经营方式,进一步推动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7个在建成园区包括:牧原200万头草原绿色猪循环养殖园区、蒙牛十万头高端有机奶牛养殖循环园区、谷昌农产品冷链加工交易物流园区、大佘太中美金伯利示范园区、塔汗其名特优新经济林果产业园、梦联万头肉牛标准化繁育示范园、乌梁素海木耳产业园。三是对7个重点新建园区提质增效立生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优先发展粮食、畜牧、水产等主要农产品的基础上,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生态农产品生产样板。7个新建成园区包括:乌梁素海西岸高效农业创新示范园、明安镇(羊肚菌)绿色高效农业设施产业园、农牧业资源循环利用及科技创新示范园、国家级一村一品(辣椒)示范村样板区、万头奶牛智慧化养殖示范场、黄灌区甜菜全程机械化高效节水种植示范园、万亩特色西瓜产业园区。

园区的创建提升了我旗农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构建起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牧民有机联系的新平台,为促进农业增效开辟了新渠道。

(四)全面推进社会化服务,构建农牧业生产新模式。

一是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要以补贴的形式,对规模经营者和小农户进行耕、种、防、收等全环节托管服务,共完成面积6.7万亩,补贴资金458万元。通过集中耕种、施肥、喷药、收割、秸秆综合利用等措施,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二是实施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旗政府研究通过了《乌拉特前旗购买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实施细则》,将项目资金和旗级财政补贴共计620.08万元作为购买资金,由财政部门拨付到各苏木镇,以苏木镇作为购买主体,按照政府采购部门的相关要求确定承接主体。计划2022年底前完成招投标等,2023年1月起实施。新安镇作为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试点,通过试运行,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五)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今年,我旗制定出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指导意见》,成立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专班,以规模场为重点,对本辖区内所有规模场进行拉网式排查,行业与属地共管,坚决杜绝养殖场户粪污污染。牧原生猪养殖场实行“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通过铺设管网,将发酵好的沼液直接送到田间。蒙牛高端奶产业基地粪污处理厂正在建设,推行“养殖场+有机肥厂”的模式,粪污通过园区集中处理,用于饲草基地种植,实现种养循环。结合2018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旗配套粪污处理设施210处,规模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到9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1%以上。

四、2023年工作计划

(一)紧盯重点目标任务,农牧业新引擎持续发力。

旗农科局将围绕2023年农口重点工作任务,提前谋划,总体布局。一是加快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乌拉特前旗小麦功能区划定面积为35万亩,2023年小麦播种任务面积为15万亩。旗农科局正在将15万亩小麦种植任务分解到10个苏木镇及5个农牧场。下一步将通过整合补贴项目、优化补贴政策、加强基础配套、推进土地流转、完善科技服务、龙头企业带动等形式,全面推动我旗小麦种植扩量提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是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新建8万亩,改造提升40万亩的建设任务。新建8万亩已落实到西小召镇金星、乃马岱、西局子三个社,按照实施步骤目前正在进行初步设计。我旗将在整合项目、整合资金、协调部门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工作机制,同步做好建后土地流转工作。改造提升40万亩已完成选址,准备设计招标。下一步在组织领导、资金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全面履行职责,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顺利推进,发挥长久效益。三是落实12万亩水肥一体化建设任务。其中:移动式引黄直滤滴灌4万亩,黄河水澄清滴灌8万亩。在西小召镇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建设1万亩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引进示范智能滴灌系统,开展控水控肥试验示范,同时整合资金用于水肥一体化灌溉装置补贴。四是完成10万亩全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和7万亩多环节服务目标任务。推进全旗农业生产过程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实现农业小规模经营和现代农牧业有机衔接。通过提升农业合作社规范化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服务组织形式,发挥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保障农业社会化服务扎实推进。五是多措并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打造面源污染治理示范点16个,以乌梁素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及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为依托,以建成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及单品示范园为重点,以统防统治、绿色防控为抓手,多措并举开展“四控”行动。在每个苏木镇、农场建成至少一个面源污染治理示范点,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残膜回收工作挂钩,减少残膜污染。增施有机肥、炭基肥,推广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同时实现面源污染治理可复制、可推广。六是在乌拉山镇建成大型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一处,与建成的60个田间地头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共同形成我旗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网络,提升农产品溢价空间,减少产后损失。七是扩大饲草种植面积至22.4万亩。我旗青贮玉米全部为粮饲兼用品种,计划完成15万亩种植任务;紫花苜蓿种植往年保苗共计0.3万亩,在此基础上落实蓿亥林场河头地连片种植任务0.1万亩;麦后复种燕麦草计划面积为6.5万亩,结合小麦种植任务同步推进;羊草种植计划完成0.5万亩。八是培育扶持专业合作社15个。大力推广田间植保、籽实直收、烘干仓储、粮食银行、保险代储等社会化服务模式,实现我旗现代农牧业模块化、流程化发展。同时完成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自治区级示范社申报工作。

(二)打造农牧业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优势产业。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发展理念,选准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集中资金、资源,着力打造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构建套区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后山粮食及绿色有机产品供给区,牧区生态涵养特色养殖区,拓宽农牧民就业增收渠道。种植园区集“机械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标准化生产、数字化管理”于一体,养殖园区实现“畜禽良种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防疫制度化、粪污资源化”,形成现代农牧业园区发展新格局。在大佘太建成1个万亩佘太红辣椒示范园、1个万亩有机高粱种植示范园、1个万亩爆裂玉米特色示范园;在西小召镇建成1个5000亩甜菜玉米轮作示范园、1个5000亩优质小麦四控示范园;在明安镇建成1个万亩黄芪标准化种植示范园;扩大明安羊肚菌绿色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园规模,再建100栋温室大棚,配套建设制菌车间500平米,烘干车间500平米,冷藏库200 平米;在先锋镇建设众翔木耳设施农业产业园,新建塑料大棚300亩,配套建设菌包生产车间;在乌拉山镇建设万亩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园,结合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推动土地流转;在瓦窑滩建设万亩特色西瓜产业园,加大瓦窑滩西瓜品牌推广力度。

(三)以奶业振兴为重点,驱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继续加大标准化奶牛养殖规模,持续推进蒙牛十万头高端有机奶牛养殖循环园区、星连星万头奶牛智慧化养殖园区、牧原200万头生猪循环养殖园区建设。以打造有机牛奶、高端畜产品为目标,加快饲草料加工厂建设,形成套区、牧区、山旱区各有特色的养殖经济区域。一是在蒙牛园区深入推广奶牛数字化养殖技术,提高奶牛养殖精细化、集约化程度,增加园区奶牛存栏量至4万头,实现有机饲草料基地认证20万亩以上。二是完成牧原二期工程(二场)的建设任务,规划12个现代化养殖场和1个年产20万吨的饲料厂,1个消毒站,1个无害化处理中心,配套建设集中粪污处理中心,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四)开启“一圈两带”导航模式,构建农牧业新格局。

“一圈两带”暨“十四五”期间沿乌梁素海生态圈东、西、南、北岸建成四个产业集群和沿110国道黄河生态修复带和311省道乌拉山水源涵养带建成四个产业集群。通过整合农牧业资源,统筹粮经饲生产;优化种养殖结构,培育名特优产业;强化社会化服务、推广标准化示范,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形成农牧互补、种养循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农牧业产业格局,扎实推进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建设。

1.推动养殖业产业集群建设。以乌梁素海东岸,额尔登布拉格苏木为核心区,围绕蒙牛10万头奶牛高端奶产业基地、牧原200万头生猪养殖园区、梦联10万头肉牛养殖园区,高标准打造一批集智慧化管理、现代化生产、科研示范、绿色环保于一体的养殖业集群。通过开展数字牧场建设,完善畜牧业生产全程可追溯体系,推进畜牧业生产高端、绿色、品牌化发展。实现畜牧业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型。

2.打造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牧业产业集群。按照“一园一院一中心”主体规划,对建成的现代农牧业产业综合科技示范园、科技小院、智慧农业展示运营中心提档升级。通过北斗智能导航、大数据分析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智慧农业建设,形成集科研、培训、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为一体的农作物标准化生产集群。

3.发展乌梁素海西岸向日葵、葫芦产业集群。以内蒙古开心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胖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为带动,在乌拉山镇、新安镇、西小召镇等地布局,积极推广科技示范,带动全旗向日葵产业发展。从向日葵种植、脱粒、精选,到加工、包装等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4.形成乌梁素海北岸粮食产业集群。依托禾兴农牧业公司、中美金伯利现代农业产业园,紧紧抓好地下水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升水肥一体化应用水平,以控水、控肥为主导,形成以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为主导,辣椒、糯玉米、爆裂玉米种植、加工为补充的种植业产业集群。实现种植业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方向的转变。

5.提档升级地标产业园,创建先锋万亩地标产业集群。沿110国道(黄河流域)一带,建成先锋万亩地标产业集群。形成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先锋枸杞、黑柳子白梨脆)标准化种植、智能化管控、品牌化运营为依托,建设乡村振兴综合示范产业集群。

6.培养肉羊养殖产业集群。沿110国道(黄河流域)一带,建成以知青众兴养殖园区和食品加工园区为依托的300万只肉羊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集群。联合国内龙头企业,搭建肉羊交易平台。

7.创建中草药标准化生产加工产业集群。沿311省道建设中草药标准化生产加工产业集群。以天衡制药为依托,以防野生种植为引领,从蒙中药材种植、烘干、冷链物流、仓储,到养生茶、代餐粉、有机枸杞原浆、有机黄芪切片等生产加工,实现中药材本土化、品牌化。

8.规划食用菌、小杂粮等特色产业集群。以内蒙古瑞景开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乌梁素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在明安镇、小佘太镇、大佘太镇、额尔登布拉格苏木,乌梁素海渔场等地发展羊肚菌、花菇、黑芦耳、木耳、灵芝等产业。


关闭 打印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