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qq_nkj/2023-10470 | 效力属性 | |
发布机构 | 农科局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3-11-16 |
2023年,农牧和科技局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总书记亲临考察这一重大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扣“五大任务”和“8个100”目标任务,抢抓机遇、砥砺前行,全旗农牧业现代化更具优势和底气。
一、农牧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2023年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完成327.55万亩,较上年增加15.67万亩。一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98.94万亩。其中:小麦15.03万亩、玉米181.88万亩,薯类、豆类及其他谷物1.49万亩。二是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28.6万亩。其中:向日葵103.98万亩、葫芦3.58万亩、西甜瓜7.04万亩、中药材6.1万亩(枸杞0.65万亩、黄芪5.32万亩、其他药材0.13万亩);蔬菜播种面积4.96万亩(辣椒4.42万亩、番茄0.39万亩)。
牧草种植20.19万亩,其中:苜蓿保苗0.26万亩,新增520亩;青贮玉米15.03万亩、麦后复种燕麦草4.9万亩。
全旗牲畜饲养量为492.9万头只,其中:肉羊饲养量460万只,肉牛饲养量4.8万头,生猪饲养量23.5万头;奶牛存栏4万头,驴、马、骆驼等存栏0.6万头。肉类总产量6.7万吨、牛奶产量5万吨以上。全旗从事畜牧业生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6家,其中自治区级3家、市级13家。注册畜牧业合作社745个,家庭农牧场106个,存栏5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7个、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场8个、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场46个、饲养规模1000只以上肉羊场户156个、存栏5000只以上蛋鸡养殖场18个。验收2家“奶9条”措施新建3000头规模的养殖场,分别为恒实牧业、蓝浩牧业,验收规模分别为3540头、3545头。畜牧改良工作有序推进,积极开展巴美肉羊、白绒山羊种羊鉴定和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完成畜牧良种补贴能繁母猪710只;完成戈壁短尾羊选育项目306只基础母羊的品种鉴定、组群、建档立卡等项工作,通过杂交改良,现已产羔380只。
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920吨,其中:河蟹产量105吨、南美白对虾产量106吨、鱼产量2709吨。池塘投放鱼种720吨,投放虾苗1685万尾,投放扣蟹苗9.377斤,河蟹大眼幼体270斤。河蟹养殖户21户,南美白对虾养殖户4户。深入实施苇田、池塘蟹苗培育、黄河鲤苗种繁育、小拱棚定向藻扩繁等品种试验,水产养殖逐步由传统养殖向智慧养殖转变。
2023年中央、自治区、市级上级领导来旗调研考察农业农村工作20余次,2023年各类媒体集中报道我旗农业农村工作50余次;承办国家辣椒集约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现场观摩会、自治区土地平整大会战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现场、乌梁素海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展销中心启动仪式、全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场观摩培训、乌拉特前旗2023年“火红九月、椒香前旗”辣椒采摘节等活动;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稳粮保供”专项行动优秀案例;大佘太镇南苑村玉米亩产突破1400公斤,刷新巴彦淖尔市高产纪录(1333公斤),新安镇向日葵测亩产量达349.81公斤,创自治区向日葵单产最高纪录。
二、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一)现代农牧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一是2023年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进度65%,力争12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2024年建设高标准农田20.04万亩,市级完成评审11.89万亩,未评审8.15万亩,预计月底完成全部评审,11月初招标施工,12月底完成土方工程建设,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同时,3月22日上午,在树林子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孙绍骋书记了解到当地通过实施黄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取得多重效果时,孙绍骋对实施这一项目收获了清除泥沙、节约用水、中和盐碱的综合效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是建设设施农牧业园区。全旗新改扩建6个设施畜牧业园区、4个设施农业园区、1个设施种业园区。目前6个畜牧业园区建设内容已完成,其中萨菲牧业,蓝浩牧业、恒实牧业、瑞福源牧业、现代牧业5个园区奶牛总存栏达到2.9万头,日产奶120吨,预计年底存栏达到3.4万头;中海禾牧合作社西门塔尔肉牛存栏1200头,目前工程已完工。4个设施农业园区、1个设施种业园区(先锋镇国家地标产品标准化产业园、明安镇(羊肚菌)绿色高效农业设施产业园、先锋食用菌培育、种植示范园区、金伯利现代化智能育苗中心、禾兴现代化智能育苗中心)2023年建设内容已完成。新增设施农业1600亩,全旗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7152亩;建成集约化育苗中心3个(乌拉特前旗金伯利现代化智能育苗中心、乌拉特前旗禾兴现代化智能育苗中心、浩恒农贸专业合作社),完成育苗2.3亿株。
三是全旗农机总动力达165万千瓦,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8%、89.3%、70.4%,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7.11%;完成耕地深松项目4.9万亩。
(二)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及经营体系建设
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旗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其中自治区级11家、市级23家;农牧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6家,其中自治区级3家、市级3家。工商登记注册的专业合作社达1334家,在农牧部门组织登记备案的合作社共计160家,国家级示范社共4家,培育自治区级示范社共11家,培育市级示范社共63家,其中2023年培育自治区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11家。认定家庭农牧场280家,自治区级家庭农牧场9家、市级26家、旗级30家,其中今年新认定市级家庭农牧场10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8.46万亩,全旗累计土地流转面积87.67万亩。
二是社会化服务规模持续扩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023年市级下达我旗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新增17万亩,累计应完成社会化服务面积103万亩,已全部完成。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旗农牧和科技局、各苏木镇人民政府、各兽医社会化服务公司,三方签订《政府购买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采购合同》,11家兽医社会化服务公司和6个农牧渔场,吸收原村级动物防疫人员161名,全面开展防疫社会化服务工作,目前任务已完成。
三是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2023年市级下达产地冷场保鲜设施任务12个,目前已建成并完成验收设施10个,容积6000多立方米;其余2个设施预计在12月底前完成建设并验收。
四是农畜产品品牌发展迈上新台阶。2023年新增绿色食品认证数10个(糯玉米、爆裂玉米、辣椒、南瓜籽、羊肚菌、甜菜、糯玉米糕面、糯玉米糁、白砂糖、西瓜),有机产品1个(蒙禾塔拉草业公司玉米),名特优新认证4个(乌梁素海木耳、乌梁素海螃蟹、西小召厚皮甜瓜、佘太水库胖头鱼)。全旗累积认证“两品一标”认证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84个,其中:绿色食品49个,有机产品8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4个。天赋河套区域公众品牌授权企业3家23款产品,全国农产品包装标识百家典范的企业2家7款产品。积极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第十届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暨绿色有机地标名特优新专展、第一届巴彦淖尔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等展出我旗黄芪制品、地纯酒、糯玉米、红枸杞等特色农畜产品,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
(三)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点有效带动。2023年打造了15个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点,示范核心面积2.3万亩,涉及7个苏木镇、1个农牧场,有9个涉农企业、合作社共同参与建设。
二是灌溉面积起底核实“百日会战”摸清底数。全旗灌溉面积起底核实涉及11个苏木镇、7个农牧渔场、2个林业管护中心、1个良种场,涉及实际种植农户、家庭农牧场、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4.87万户。共核实灌溉面积310.7万亩,其中,黄灌区面积136.1万亩,占灌溉面积的43.8%;井灌区面积154.2万亩,占灌溉面积的49.6%;井黄双灌面积20.4万亩,占灌溉面积的6.6%。
三是“四控两化”行动深入实施。控肥增效方面。完成推广配方肥42.5万亩,推广新型肥料80.1万亩,推广有机肥施用面积79.2万亩,推广机械侧深施技术88.3万亩。控药减害方面。完成绿色防控技术139.44万亩,统防统治完成122.43万亩,向日葵机械除草减量技术与玉米新型除草剂减量技术完成9.37万亩,膜间除草技术完成52.35万亩,完成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48吨。控水降耗方面。2023年实施引黄滴灌工程12万亩,订购安装移动式滴灌机158台,改装潜水泵滴灌机131台,任务已完成。控膜提效方面。残膜离田率85.39%,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应用39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7万亩。秸秆资源化利用。重点推进玉米秸秆打捆、粉碎、制粒、向日葵秸秆还田、碳化、秸秆燃料化、基料化等多种形式的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化养殖场配套设施达95%,大型养殖场配套率达100%。
四是严格落实黄河河道禁限种政策。2023年禁种高秆作物区面积3.11万亩,全部安排农户种植大豆、小麦、籽瓜、西甜瓜、葫芦等低杆类作物。
五是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圆满完成。按照上级部门下发的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完成所有点位的踏查、样地调查工作,相关数据已全部上报至市农牧局。
(四)人才和科技支撑不断强化
一是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2023年通过建设科技小院、科技园区、博士科研工作站等平台载体及各类科技项目的实施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40余名,探索形成“研发+示范+应用+专家+项目+园区(基地)+新型经营主体+示范户”科技服务新模式,开展实地指导服务60人次,开展线上服务113人次,解决企业在生产中的技术难题30项,推广新技术12项,开展科技培训24期,培训520人次,为我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是加大农牧民科技培训力度。2023年新增高素质农牧民98人,累积培育新型高素质农牧民3481人;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农牧民171场次共9.7万人次,发放技术操作规程和宣传资料562份,农牧民思想进一步转变,发展生产的能力显著提高。
(五)农牧业试验示范再上新台阶
一是高效推进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紧扣总书记“示范园区要在推广现代农业方面真正发挥作用,不断探索,找到适宜这里的品种、技术和耕种方式,成本要降下去、效益要提上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重要指示,我旗以建设示范园区为发展现代农牧业重要抓手,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高标准打造西小召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运一体化项目区、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蒙牛十万头高端有机奶牛养殖循环园区等21个农牧业示范园区,其中有3个被评为市级科技示范园区(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牧业产业科技园区、乌梁素海西岸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大佘太镇红明村市级万亩辣椒标准化科技示范园区)。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于6月5日考察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对我旗推动科学灌溉,推广现代农业表示肯定。
二是全力做好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以园区为载体,构建农牧结合、科技赋能、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开展品比、肥料及种植模式等各类试验示范172项次,推广河套灌区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栽培技术等12项次重点适用技术。
(六)农牧业保障能力稳定扎实
一是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动物防疫方面,开展动物疫病春、秋防两次大会战,春防完成预防免疫牲畜973.48万头(只、峰)次、家禽83.98万羽次,消毒灭源面积348万平方米;秋防工作截止10月中旬完成90%,另外对犬进行包虫病投药8次。全旗集中免疫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均达到100%。植保植检方面,开展病虫会商3次,发布各类病虫情报共118期,无重大病虫监测预报遗漏事件发生,预警覆盖率达到95%以上,准确率达90%以上;受理通过产地检疫及调运检疫177批次、5477.5亩。
二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体系,更新录入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主体共有1891家,实现产品全称可追溯。全年完成定量检测330批次,任务完成率110%,速测16499批次(其中农产品3400批次,“瘦肉精”检测13099批次,包括企业自检),任务完成率109%。
三是全面做好农业机械化生产保障工作。截至目前,共检验农机具2006台,注册登记1016台;驾驶证换证63人,新增驾驶员357人,驾驶员增驾236人。与村、社、经销商及农机合作社签订责任状53份,发放农机安全宣传资料15000余份册。年内举办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考试班8期。
四是农牧业综合执法全面强化。共查处一般程序违法案件101件;共下达责令整改正通知书51份;接受群众咨询、投诉举报和回复290余人次,调处各类涉农投诉举报12起,解决纠纷8件,为农牧民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五是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年内开展12次安全生产“大排查 大整治”行动,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将隐患降到最低,年内未发生安全事故。
(七)普查任务全面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有序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总样点数2575个,目前土壤取样工作已全部完成,内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完成了2023年县域耕地质量监测347个监测点的取土工作。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打牢基础,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一是压紧压实粮食生产“压舱石”,稳面积、攻单产、抓增产。2024年完成7万亩小麦、160万亩玉米、豆类杂粮等5万亩的种植任务。
二是不断调整种植结构节水增效。合理布局特色产业,适当增加辣椒、西甜瓜、葫芦等节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实现经济作物增值增效。
三是发展饲草种植,保障养殖业发展。加大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完善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完成青贮玉米种植20万亩、燕麦草种植2万亩任务。积极发展羊草种植,引进企业利用乌梁素海周边盐碱地和河滩地高杆作物禁种区种植15万亩优质羊草。
四是全面推进设施农业发展。新增0.2万亩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提升设施农业工厂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
五是切实抓好现代养殖业建设。以肉羊、奶牛、肉牛养殖为主体,兼顾其它特色养殖。肉羊饲养量稳定在400万只以上,肉牛饲养量4.5万头,生猪饲养量21万头,禽饲养量55万羽;肉类产量稳定在6万吨;奶牛存栏3.2万头(有机奶牛3万头),奶产量达到11万吨(有机奶量达到10万吨);因地制宜发展骆驼和马等特色养殖,促进养殖业多元化发展;水产养殖方面,完成每年增殖放流工作,加快大水面养殖步伐,大力推进盐碱地鱼虾等养殖,加大水产品保障供应力度。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孙绍骋书记在树林子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的重要指示,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把“盆景”变成“森林”。全面推进2024年20.0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合理规划项目,配套实施引黄滴灌工程、水肥一体化项目、盐碱地改良措施、耕地地力提升等工程,打造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
二是加快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配套水利工程,并在黄灌区因地制宜利用海子、低洼地、旧河道等推广应用引黄澄清滴灌等节水技术及设备,2024年实现高效节水灌溉8.26万亩。
三是加大盐碱地改良力度。向上级积极争取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根据项目区的土地盐碱化程度,推广适宜的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引进企业流转土地开展盐碱地改良或鼓励农户通过增施粪肥、有机肥、土壤改良剂等措施,自行改良盐碱地,提升耕地质量。针对重度盐碱地,积极引进陕西丰雪能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乌拉特前旗现代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项目,采用水培、水肥一体化、生物等设备和基质栽培技术,建设“蔬菜工厂”。
(三)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驱动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完善,到2024年底,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8%,农畜产品加工也与农牧业产值比达到1.8:1,紧密型农企利益联结比例达到6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8%。
二是积极申报产业强镇项目,完成大佘太玉米产业强镇第二批项目的实施,完成额尔登布拉格苏木肉牛产业强镇、明安黄芪产业强镇项目的申报。
三是激发“三羊”产业潜力,完成羊绒产业集群(宏泰实业)项目的争取和申报。
四是立足农牧业产业资源优势,以农牧民为主体,以大佘太马卜子村为典型案例,在我旗其他苏木镇、农牧场因地制宜发展“统种共富”(通过村党支部组织领办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全部自愿以土地入股,对耕地进行合作化经营。统一耕种防收,再由订单龙头企业统一收购)经营模式。推动农村实现“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带动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促进耕地高效利用,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五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新增10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不断完善冷链物流体系。
(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围绕“耕种管收”,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为模式,全面推进农产品生产前、中、后期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产品产能。
二是兽医社会化服务。总结2023年社会化服务经验,推广典型,对防疫效果开展全方位的考核评估。同时,鼓励引导第三方兽医社会化服务公司拓展业务服务,将动物强制免疫、兽医技术推广、动物诊疗、养殖业指导等公益性服务工作交给兽医服务性组织,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市场化优势能力,建立绿色、安全、健康的兽医服务模式,逐步降低疫病风险,保障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五)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全力推动各类农牧业园区建设
依托本地优势特色产业,以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为中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推动产学研结合,沿乌梁素海生态圈东、西、南、北岸和沿110国道黄河生态修复带和311省道乌拉山水源涵养带,统筹重点打造以“一环两带八集群”为基础的产业园区,推动优势产业及生产要素向园区和集群集聚。
一是以奶业振兴为抓手,以乌梁素海东岸的额尔登布拉格苏木为核心区,继续扩大蒙牛园区建设规模,园区逐步向数字化、智慧化迈进;同步打造万头肉牛养殖园区,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按照“一园一院一中心”主体规划,对现有的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科技小院、智慧农业展示运营中心提档升级,通过北斗智能导航、物联网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智慧农业建设,形成集科研、培训、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为一体的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园区。
三是以乌梁素海西岸为核心,不断完善乌梁素海西岸高效农业示范园无人农场建设;在庆华村新建1个以乌梁素海西岸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为样板的黄灌区高效节水农业创新示范园。
四是依托禾兴农牧业公司、巴彦淖尔市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紧紧抓好农业高效节水和特色产业发展,在大佘太镇打造5-10万亩的辣椒种植基地,同时,在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建设辣椒集中交易市场,引进辣椒色素提取工厂。
五是以仿野生种植为引领,重点发展仿野生蒙中药材产业,扩建明安万亩黄芪标准化种植示范园,逐步打造自治区最大的蒙中药材种植基地。
六是围绕食用菌产业发展新格局,完成先锋镇食用菌培育种植示范园(众翔木耳)二期建设,扩大明安羊肚菌农业设施产业园,打造“高端、优质、特色”的育产销一体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种植园区。
七是完善西小召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运一体化项目区建设内容,引进优质涉农企业(巴彦淖尔市农垦集团),大力发展粮油、果蔬、种业、设施农业等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完成2万亩自营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
(六)继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乌拉特前旗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10287万元,在新安镇、乌拉山镇、白彦花镇、大佘太镇、明安镇、苏独仑镇、西小召镇、先锋镇、西山咀、额尔登布拉格苏木10个苏木镇,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农膜回收利用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支撑工程,项目实施后,全旗化肥农药减量化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率提高到5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使用畜禽粪肥耕地面积大幅提高,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置设施设备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
二是加强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处理。引进内蒙古两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在乌拉山镇盐海村实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和农膜、秸秆等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处理厂,建成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实现年6000吨产能,农膜、秸秆等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处理厂可年产农牧废弃物成型燃料约10000吨。
(七)加大农畜产品品牌推广力度,提升市场竞争力。一是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按照《乌拉特前旗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完成申报材料准备工作,提交水土检验检测报告进行审验,争取获批。二是挖掘乌拉特前旗优质特色农产品,申报2-3款产品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将福源海农贸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稻田蟹与稻米这两款产品申报为绿色食品。
(八)以完善农牧业保障为重点,护航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抓实抓细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动物防疫方面,做好全年春、秋两次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集中免疫工作,应免畜禽免疫密度保持在100%。狠抓布病防控、非洲猪瘟防控、包虫病防控工作落实。严把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验关;加强屠宰环节的检疫监管,严把入场关、宰前关、检疫关、出证关和无害化处理关。植保植检方面,继续抓好农作物病虫的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完善病虫监测预警项目的建设工作,健全主要农作物病虫定期调查,发布和汇报制度。二是扎实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巩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旗(县)创建成果,争取第四批“国安县”的储备名额;稳步推进食用农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完善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逐步实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完成乡镇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完成300个定量检测任务,常规药物速测2100个以上及安全县速测任务。三是不断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持对农牧林水执法监管的严打高压态势,继续加强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规范整顿农资市场,坚决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农资的行为,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四是筑牢农业安全生产防线。全力加强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训,重点围绕农机、渔业、农药、种子、畜禽屠宰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确保全年不出现重大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