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乌拉特前旗政务公开平台
索引号 wqq_nkj/2023-10483 效力属性
发布机构 农科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10-24
?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单位:农科局 发布人:郝维彤 发布时间:2023-10-24 点击量:2 字体:

(一)打牢基础,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一是压紧压实粮食生产“压舱石”,稳面积、攻单产、抓增产。2024年完成7万亩小麦、160万亩玉米、豆类杂粮等5万亩的种植任务。

二是不断调整种植结构节水增效。合理布局特色产业,适当增加辣椒、西甜瓜、葫芦等节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实现经济作物增值增效。

三是发展饲草种植,保障养殖业发展。加大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完善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完成青贮玉米种植20万亩、燕麦草种植2万亩任务。积极发展羊草种植,引进企业利用乌梁素海周边盐碱地和河滩地高杆作物禁种区种植15万亩优质羊草。

四是全面推进设施农业发展。新增0.2万亩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提升设施农业工厂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

五是切实抓好现代养殖业建设。以肉羊、奶牛、肉牛养殖为主体,兼顾其它特色养殖。肉羊饲养量稳定在400万只以上,肉牛饲养量4.5万头,生猪饲养量21万头,禽饲养量55万羽;肉类产量稳定在6万吨;奶牛存栏3.2万头(有机奶牛3万头),奶产量达到11万吨(有机奶量达到10万吨);因地制宜发展骆驼和马等特色养殖,促进养殖业多元化发展;水产养殖方面,完成每年增殖放流工作,加快大水面养殖步伐,大力推进盐碱地鱼虾等养殖,加大水产品保障供应力度。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是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孙绍骋书记在树林子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的重要指示,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把“盆景”变成“森林”。全面推进2024年20.0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合理规划项目,配套实施引黄滴灌工程、水肥一体化项目、盐碱地改良措施、耕地地力提升等工程,打造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相适应的高标准农田。

二是加快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配套水利工程,并在黄灌区因地制宜利用海子、低洼地、旧河道等推广应用引黄澄清滴灌等节水技术及设备,2024年实现高效节水灌溉8.26万亩。

三是加大盐碱地改良力度。向上级积极争取盐碱地综合利用项目,根据项目区的土地盐碱化程度,推广适宜的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引进企业流转土地开展盐碱地改良或鼓励农户通过增施粪肥、有机肥、土壤改良剂等措施,自行改良盐碱地,提升耕地质量。针对重度盐碱地,积极引进陕西丰雪能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乌拉特前旗现代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项目,采用水培、水肥一体化、生物等设备和基质栽培技术,建设“蔬菜工厂”。

(三)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驱动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企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完善,到2024年底,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8%,农畜产品加工也与农牧业产值比达到1.8:1,紧密型农企利益联结比例达到6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8%。

二是积极申报产业强镇项目,完成大佘太玉米产业强镇第二批项目的实施,完成额尔登布拉格苏木肉牛产业强镇、明安黄芪产业强镇项目的申报。

三是激发“三羊”产业潜力,完成羊绒产业集群(宏泰实业)项目的争取和申报。

四是立足农牧业产业资源优势,以农牧民为主体,以大佘太马卜子村为典型案例,在我旗其他苏木镇、农牧场因地制宜发展“统种共富”(通过村党支部组织领办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全部自愿以土地入股,对耕地进行合作化经营。统一耕种防收,再由订单龙头企业统一收购)经营模式。推动农村实现“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带动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促进耕地高效利用,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五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新增10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不断完善冷链物流体系。

(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一是农业社会化服务。围绕“耕种管收”,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为模式,全面推进农产品生产前、中、后期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产品产能。

二是兽医社会化服务。总结2023年社会化服务经验,推广典型,对防疫效果开展全方位的考核评估。同时,鼓励引导第三方兽医社会化服务公司拓展业务服务,将动物强制免疫、兽医技术推广、动物诊疗、养殖业指导等公益性服务工作交给兽医服务性组织,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市场化优势能力,建立绿色、安全、健康的兽医服务模式,逐步降低疫病风险,保障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五)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全力推动各类农牧业园区建设

依托本地优势特色产业,以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为中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推动产学研结合,沿乌梁素海生态圈东、西、南、北岸和沿110国道黄河生态修复带和311省道乌拉山水源涵养带,统筹重点打造以“一环两带八集群”为基础的产业园区,推动优势产业及生产要素向园区和集群集聚。

一是以奶业振兴为抓手,以乌梁素海东岸的额尔登布拉格苏木为核心区,继续扩大蒙牛园区建设规模,园区逐步向数字化、智慧化迈进;同步打造万头肉牛养殖园区,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按照“一园一院一中心”主体规划,对现有的乌梁素海南岸现代农业示范园、科技小院、智慧农业展示运营中心提档升级,通过北斗智能导航、物联网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动智慧农业建设,形成集科研、培训、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为一体的农作物标准化生产园区。

三是以乌梁素海西岸为核心,不断完善乌梁素海西岸高效农业示范园无人农场建设;在庆华村新建1个以乌梁素海西岸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为样板的黄灌区高效节水农业创新示范园。

四是依托禾兴农牧业公司、巴彦淖尔市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紧紧抓好农业高效节水和特色产业发展,在大佘太镇打造5-10万亩的辣椒种植基地,同时,在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建设辣椒集中交易市场,引进辣椒色素提取工厂。

五是以仿野生种植为引领,重点发展仿野生蒙中药材产业,扩建明安万亩黄芪标准化种植示范园,逐步打造自治区最大的蒙中药材种植基地。

六是围绕食用菌产业发展新格局,完成先锋镇食用菌培育种植示范园(众翔木耳)二期建设,扩大明安羊肚菌农业设施产业园,打造“高端、优质、特色”的育产销一体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种植园区。

七是完善西小召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运一体化项目区建设内容,引进优质涉农企业(巴彦淖尔市农垦集团),大力发展粮油、果蔬、种业、设施农业等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完成2万亩自营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

(六)继续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一是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乌拉特前旗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总投资10287万元,在新安镇、乌拉山镇、白彦花镇、大佘太镇、明安镇、苏独仑镇、西小召镇、先锋镇、西山咀、额尔登布拉格苏木10个苏木镇,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程、农田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农膜回收利用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支撑工程,项目实施后,全旗化肥农药减量化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率提高到50%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使用畜禽粪肥耕地面积大幅提高,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置设施设备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

二是加强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处理。引进内蒙古两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在乌拉山镇盐海村实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和农膜、秸秆等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处理厂,建成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实现年6000吨产能,农膜、秸秆等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处理厂可年产农牧废弃物成型燃料约10000吨。

(七)加大农畜产品品牌推广力度,提升市场竞争力。一是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按照《乌拉特前旗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完成申报材料准备工作,提交水土检验检测报告进行审验,争取获批。二是挖掘乌拉特前旗优质特色农产品,申报2-3款产品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将福源海农贸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稻田蟹与稻米这两款产品申报为绿色食品。

(八)以完善农牧业保障为重点,护航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抓实抓细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动物防疫方面,做好全年春、秋两次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集中免疫工作,应免畜禽免疫密度保持在100%。狠抓布病防控、非洲猪瘟防控、包虫病防控工作落实。严把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审验关;加强屠宰环节的检疫监管,严把入场关、宰前关、检疫关、出证关和无害化处理关。植保植检方面,继续抓好农作物病虫的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完善病虫监测预警项目的建设工作,健全主要农作物病虫定期调查,发布和汇报制度。二是扎实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巩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旗(县)创建成果,争取第四批“国安县”的储备名额;稳步推进食用农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完善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逐步实现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完成乡镇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完成300个定量检测任务,常规药物速测2100个以上及安全县速测任务。三是不断加强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持对农牧林水执法监管的严打高压态势,继续加强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规范整顿农资市场,坚决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农资的行为,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四是筑牢农业安全生产防线。全力加强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训,重点围绕农机、渔业、农药、种子、畜禽屠宰等重点领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确保全年不出现重大安全事件。


关闭 打印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