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乌拉特前旗政务公开平台
索引号 wqq_nkj/2021-05369 效力属性
发布机构 农科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1-11-25
农牧业“十四五”规划
发布单位:农科局 发布人:闫炳妮 发布时间:2021-11-25 点击量:5 字体: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总书记关于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的指示精神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为统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形势研判、规划编制、绿色发展、示范引领等工作,统筹推动聚合力,综合协调抓落实,按照市委、政府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助力“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广的统一要求,加快推进我旗农业实现绿色、优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思路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一路一带、两岸两圈、城田一体”

1、一路一带:依托国家山水林田湖草2.3万亩乌拉山南北麓生态林建设项目及先锋镇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打造黄河北岸、110国道两侧国家“地标”产品先锋枸杞、黑柳子白莲脆、特色经济林果黄河生态廊道产业带;

2、两岸两圈:在乌梁素海西岸建设100万亩水肥一体化绿色果蔬产业结构调整高质高效圈,在乌梁素海东岸建设“三山两川”农牧循环三产融合生态涵养圈;

3、城田一体:借助呼包鄂、京津冀两个经济圈与呼银高铁两个出入站的区位优势,建设“南城北园西林东海”10万亩乌拉特田园综合体,全域优化乌拉特前旗产业空间布局。

(二)、建设“五彩”特优产业

1、“黄色”产业:在大佘太发展明安黄芪、佘太黄糯玉米、爆裂玉米等“黄色”特色优势产业;

2、“红色”产业:在西小召、先锋、新安发展河套小麦、先锋枸杞、天衡红花、佘太红辣椒、西红柿等“红色”特色优势产业;

3、“白色”产业:在先锋、白彦花、阿力奔发展黑柳子白梨脆、乌拉特羊、生态乳等“白色”特色优势产业;

4、“绿色”产业:在苏独仑、明安、乌拉山发展瓦窑滩西瓜、河套早酥梨、川上山楂等“绿色”特色优势产业;

5、“蓝色”产业:在乌梁素海及周边湿地发展乌梁素海鱼、南美白对虾等“蓝色”特色优势产业。

(三)、推进“三品”融合增效

1、认证“两品一标”:申报认证先锋枸杞、黑柳子白梨脆、明安黄芪、瓦窑滩西瓜、圐圙补隆三宝、天衡红花、佘太红辣椒、糯玉米、乌梁素海鱼等绿色、有机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及产品认证;

2、强化多维支撑:积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华南农大、内蒙古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培育扶持十家以上自治区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百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全程应用“天赋河套”团体标准生产绿色有机高端产品,健全企农利益联结机制,细分产品、搞好体验、突出定制,集成大数据,推进农旅融合。

3、突出品牌引领:注册乌拉特云、佘太红、佘太糯、佘太花、瓦窑滩、天下红动、莫尼山等产品品牌,主动融入搭乘“天赋河套”品牌授权与销售航母,科学布局农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国家百强优质农产“出村进城”试点旗,补齐巴彦淖尔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服务基地的短板。

       三、发展目标

1、到2025年,全旗农牧业总产值达到160亿元,畜牧业总产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达到60%。全旗播种面积保持在230万亩以上,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总产量保持在18亿斤以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无公害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80万亩,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0万亩;牲畜饲养量达到600万头(只)以上,存栏304.26万头(只)。其中:羊饲养量400万只,存栏量290.29万只,能繁母羊存栏250.6万只,肉牛存栏5万头,奶牛存栏2万头,生猪存栏200万头。

2、到2025年,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80亿元以上。产业化带动农牧户达到90%以上,产业化带动农牧民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80万亩。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50家,其中:国家级1家,自治区级8家;市级以上重点示范合作社发展到25家,其中:国家级3家,自治区级5家;新增旗级以上家庭农牧场的认定注册至少要达到200家,培育农业产业联合体20家,发展标准化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个,带动养殖户从事主要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达到总产量的80%以上,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两品一标”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总数达到99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认证达到100万亩。

 3、到2025年,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

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畜禽粪污得到有效治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到100%。

 

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落实标准化生产行动。围绕肉羊、奶牛、肉牛等优势产业,加大培训力度,推广全程绿色种养高质量标准生产模式,形成完善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加大畜牧业生产执法监督管理,全面规范限量使用饲料添加剂,减量使用兽用抗菌药。以规模养殖户为主要对象,按“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要求,加大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到2025年,高标准打造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35个,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农牧业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高效化发展水平。其中:生猪20个、肉牛20个、奶牛5个、肉羊100个、绒山羊90个。  

(二)建立健全畜牧业良种繁育体系。以建设现代畜禽种业为发展方向,以提高良种生产能力为主要任务,统筹规划,创新机制,加大扶持,依法治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力度,强化种畜禽管理,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制定种畜禽生产、经营和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种畜禽质量检测站的建设。2021年建成乌拉特前旗种畜禽质量检测站,负责全旗的种畜禽以及冻精、胚胎等的质量检测和监管工作。确定专门人员,配备专用器材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保证工作经费,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加强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十四五期间,重点做好二狼山白绒山羊品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继续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保种项目,加强品种资源的保护。在保证羊绒细度在14.5微米以下的基础上,通过选种选配,提高绒山羊各项生产性能,采取自繁自育的方式,严禁引入其它品种绒山羊公羊;巴美肉羊方面,积极争取巴美肉羊国家保种项目,加强后续选育,解决品种退化问题。以现有的青松草业贸易有限公司巴美种羊场为基础,打造巴美肉羊核心保种场。三是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做好全旗各类种畜禽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肉羊方面,巴美肉羊方面,全旗建设6个种羊场,包括改扩建1个保种场(青松草业贸易有限公司巴美种羊场)、新建5个扩繁场,到2025年,巴美种羊基础母羊存栏达到3000只,年生产优质巴美种公母羊3000只,其中种公羊1500只,种母羊1500只,满足全旗肉羊产业的生产发展需求。保种场的基础母羊要达到1000只,年产合格种公、母羊1000只。每个新建扩繁种羊场基础母羊达到400只,年产合格种公羊达到200只。扩繁场按区域、年度有计划建设,其中:2021年建设巴美种羊扩繁场2个,分别在新安镇和西小召镇;2022年建设巴美种羊扩繁场2个,分别在大佘太镇和苏独仑镇;2023年在先锋镇建巴美种羊扩繁场1个。同时,适当引进国外优质肉羊品种,有计划地进行纯繁和杂交改良试验示范。绒山羊方面,全旗建设乌拉山绒山羊种羊场7个,其中牧区升级改造3个、农区新建4个,年存栏优质基础母羊达到3000只,年生产优质合格种公羊达到1500只。3个牧区苏木镇在现有的种羊场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扩大其生产规模,提高其生产经营水平和种羊质量。每个牧区种羊场场优质基础母羊达到600只以上,每年生产合格优质公羊300只以上,每年向牧区提供优质种公羊900只以上;农区新建绒山羊种羊场以绒山羊饲养量比较大的山旱区乡镇为重点,新建种羊场4个,分别位于大佘太镇、小佘太镇 、明安镇,苏独仑镇,每个场优质基础母羊达到300只,每年向社会提供合格绒山羊公羊150只。每只公羊绒细度必须在14.5微米以下。在牛的良繁体系建设方面,首先要做好引种工作。乳用牛品种,主要以荷斯坦奶牛品种为主;肉牛方面,主要以引进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饲养管理条件要求不太高的西门塔尔牛为主。2021年新建西门塔尔种牛纯繁场1个,基础母牛存栏达到500头,年产优质合格公牛200头;2022年基础母牛存栏达到750头,年产优质合格公牛300头。以后按50%的速度递增。到2025年基础母牛存栏达到2500头,年产优质合格种公牛850头。生猪猪的良繁体系方面,在全旗建成三级生猪繁育体系,即原种场、扩繁场和饲养场(户)。主推品种是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 2021年全旗建猪原种场1个、扩繁场10个。原种场的基础母猪规模1200口,其中大约克400口、长白400口、杜洛克400口。主要进行各品种的纯繁和二元杂交母猪的生产。向扩繁场提供种公猪和二元杂交母猪。扩繁场每个猪场基础母猪500口,年产三元杂交仔猪12000口,全旗三元杂交仔猪12万口;从2022年到2025年猪扩繁场每年增加30个,到2025年达到150个。全旗扩繁场基础母猪存栏达到75000口,年产三元杂交仔猪达到180万口,实现自繁自养。四是抓好畜禽良繁体系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工作。以建设人工授精综合服务站为重点,以行政村、农牧场为单位,每年完成20%,人工授精综合服务站主要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猪、牛、羊的人工授精的技术服务,以及饲养管理方面的技术指导。根据全旗建人工授精综合服务站的数量,进行合理配备和培训配种员,按5000个基础母畜(猪、牛、羊)配备1个配种员的标准进行配备,参照旗动物防疫人员的标准发放配种补助,并列入旗财政预算。

(三)建立健全饲草料生产加工体系。构建饲草料生产加工体系,推动草产品饲料加工业的发展。一是加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以紫花苜蓿为重点,积极争取优良牧草种植项目,加快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培育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牧草品种。以打造有机牛奶、高端畜产品为目标,通过养殖场自建和龙头企业+农户订单方式,通过加大补贴额度,新型主体运营,打造优良牧草生产基地,扩大优良牧草种植面积。每年种植青贮玉米5万亩、紫花苜蓿0.5万亩。二是加快饲草料加工厂建设。大力发展草颗粒饲料工业,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的饲料加工生产企业利用本地秸秆、饲草等资源,强化饲料生产,推动草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到2025年,在全旗重点苏木镇建成饲草料加工厂25个,每个饲草料年生产加工能力在2万吨以上,秸秆饲料化达到70%以上。三是建设饲草料储备库。全面提高饲草料储备能力,降低饲草料贮存霉变损失,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大补贴力度,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建立饲草料银行,培育牧草服务组织,支持引导其为农牧户提供代加工代储服务。到2025年建设饲草料贮备基地10万平米,建设青贮窖池5万立方。

(四)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到2025年,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协调、有效运转、保障有力的旗、镇、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防疫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能力显著提高。针对防控体系薄弱环节,确定2021-2025年的体系重点建设规划。一是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防控基础设施建设。旗级层面,十四五期间,在完善现有7个牲畜屠宰场的基础上,全旗新建1个年屠宰加工禽类50万只的标准化禽类定点屠宰企业,彻底解决目前禽类摊点式脏乱差屠宰现状;建成1个日处理动物50头只以上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为旗级兽医实验室配备1辆疫苗冷链运输车。镇级层面,继续完善现有动物防疫机构建设(动物防疫站、畜牧兽医站、农牧经营科),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落实办公场所,并按照国家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标准配备仪器设备、交通工具和办公用品;每个苏木镇配套1个5吨以上的消杀车辆,共11辆,由苏木镇按照防疫需要,统一管理调配。村级层面,每个行政村、农牧分场建设1个村级动物防疫室,全旗建设共151个。截止2020年已建成22个,要分别于2023年前完成69个、2024年完成60个。配置必要的办公场所、冷藏设备、防疫器械等。各苏木镇、农牧场要根据本地牲畜交易及养殖情况,在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村级防疫室设置村级报检点,每个苏木镇农牧场原则上设置3-5个。

(五)加快以设施农业为主的高效种植业发展步伐。我旗已建成设施农业总占地面积为13132亩,其中温室占地面积为7072亩(包括4栋32.5亩的连栋温室)、塑料大棚占地面积为6060亩。计划五年内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每年新建2000亩,建设模式以塑料大棚为主。建设区域为前山地区的先锋镇、白彦花镇;套区的西小召镇、新安镇、乌拉山镇,其中乌拉山近郊依托区位优势,发展节能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重点发展反季节瓜果、蔬菜、花卉、林业景观树、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农业试验示范园区的打造;山旱区的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大佘太镇为主,等地利用其土地面积广,丘陵、沙地多的优势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重点的打造集成科研、项目实施、试验示范、规模化育苗,蔬菜保鲜库建设的高标准大型园区,从而引领带动周边地区设施农业发展建设:先锋镇公庙子、西小召高卜地、苏独仑瓦窑滩等地为主大力发展塑料大棚建设。以春提早和秋延后,西甜瓜—蔬菜两季作物的种植为主,通过设施建设规避自然灾害、反季节提早上市、瓜菜育苗等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效益。提高从业农民的种植收益。

(六)因地制宜、建设现代渔业。2021——2025年,根据乌拉特前旗的环境生态特点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规划重点建设乌梁素海水域优质水产品养殖带、沿黄及乌梁素海周边池塘名优水产品养殖带,库区生态养殖带三大养殖带。围绕三大养殖带,根据当地生态特点、盐碱地土地性质以及水库的水质状况,着力构建乌梁素海生态养护区、“以渔改碱”养殖区、休闲渔业区、苗种繁育区、水产品加工区、水产品销售区六大功能区,形成“三带六区”的产业布局,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促进乌拉特前旗渔业健康、生态、可持续的发展。

重点建设内容包括:

1、乌梁素海生态养护区。构建乌梁素海生态养护区,发挥鱼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经过生态调查,根据生态模型分析乌梁素海的鱼类放流品种和数量,对乌梁素海生态环境进行养护,同时通过每年对乌梁素海的补水措施,调节改善水质,逐步恢复生态平衡,保护乌梁素海的生态环境。

2、“以渔改碱”养殖区。“以渔改碱”养殖区主要包括滩涂规划可养殖区的重度盐碱耕地及盐碱荒地。利用当地盐碱荒地,采用“挖塘降水、抬土造田、渔农并重、治理盐碱”的技术,低洼的盐碱地经过挖掘,盐碱水回流形成池塘,而堆积在埂塘上的淤泥水分蒸发后能用来种庄稼,构建以水产养殖治理土地盐碱化的“以渔改碱”养殖区。计划发展“以渔改碱”养殖面积1万亩,重点发展渔(蟹)稻综合养殖。

3、休闲渔业区。休闲渔业区主要利用地方特色及文化,在生态养殖的基础上发展集餐饮、观光、垂钓、度假于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区。在沿黄乡镇、乌拉山镇城郊盐海村,利用盐碱滩涂或旧池塘,新建或扩建3000亩休闲渔业区,主要进行垂钓、旅游观光、休闲、餐饮服务等。乌拉特前旗规划期内新建休闲渔业养殖基地2个。

4、苗种繁育区。在乌拉特前旗先锋镇红旗村利用盐碱荒滩通过对该区域进行标准化池塘建设,建设育苗基地500亩、建设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500亩。在乌拉山镇三湖建设南美白对虾繁育场200亩,育苗车间1200平米。

5、水产品加工区。在乌拉特前旗扶持建设水产品加工厂,推进水产品商品化处理,完善产品标识与包装,加强水产品冷藏、冰鲜等设备建设。鼓励企业引进新设备、新技术,进行鱼香肠、鱼排、鱼丸等水产精深加工品的开发与生产,丰富水产加工品种,促进水产品加工多元化、高端化发展。

6、水产品销售区。一是依托乌拉特前旗萌业等现有农贸市场,建设集仓储、批发、销售于一体的水产品销售专区,改造乌拉特前旗水产品集散中心。二是引进龙头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配备运载设备、建设储藏冷库等基础设施,制定和执行水产品物流标准,建立水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三是发展电商平台,为养殖户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水产资讯,推进水产品的网上销售和物流服务发展。

 (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到2025年末,要实现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0%、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增加到500人、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1000万元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0家、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到100家。科技与经济结合进一步深化,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基本建成西部地区食品加工。运输和工业等方面重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创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旗和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旗。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质。创新驱动制造业、农业、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进一步提高,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提高。

2、支撑平台进一步夯实。创业园区,创业育苗基地,产业化基地等创新产业支撑平台加快建设,培育创建国家级科创平台。

(八)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农田建设规划的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水平年为2025年。到“十四五”末,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根据我旗农田建设实际和缓急程度,计划将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项目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21年—2022年,利用两年的时间将未立项的38万亩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第二阶段为2023年—2025年,利用三年的时间对过去未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的农田进行提质改造,提质改造规划总面积30万亩,每年安排10万亩。第一阶段(2021年-2022年)实施项目的分布情况:

2021年,在西小召镇、新安镇和乌拉山镇安排19万亩;2022年,在先锋镇、苏独仑农场、新安农场、西山咀农场安排19万亩。彻底解决过去因立地条件差而难以立项的老大难问题。第二阶段(2023年-2025年)实施项目的分布情况:

从2023年开始,针对新安镇、西小召镇、先锋镇、乌拉山镇及农牧场过去实施的标准较低的农田进行提质改造,每年安排10万亩,到2025年未全旗完成30万亩农田提质改造,使用我旗农田建设标准再上一个新台阶。

(九)科技园区发挥科高、新技术引领作用更加明显。科技园区着力体现以“六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主体、新动能、新目标)、“四控”全覆盖为核心,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以科技项目为支撑,突出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化、绿色化。以点的示范面的推广为引领,提升带动辐射能力。以提耕保、提品质为目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点工作内容包括:(1)培育打造一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十四五期间努力将禾兴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种植辣椒产业、糯玉米等产品。通过采取生产加工+科技支撑+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新型主体为引领,推进社会化服务支持及标准化生产技术,形成可持续、高效益的示范作用,带动产业升级,推动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园区共建、技术共享、发展共推。(2)打造一个省级田园综合体。到2025年末,将城北田园综合体打造的更加完善,新建的现代农业科技馆,既体现现代农业的主体功能,又确保产业的良性发展,既要起到农业产业的展示、科研和示范引领作用,又要体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衔接功能。科技馆建设建设布置由五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平均2200平米左右。第一部分为分花卉育苗区,开展观赏花卉种植培养和技术研发推广服务。第二部分为中草药种植区,开展品种引进,技术研发,科技推广,模式示范。第三部分为工厂化育苗区,主要建设内容为设施苗床,全雾化降温施肥喷淋系统,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等。第四部分为现代高效种植展示区,开展无土栽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展示,四控技术指标研究,休闲采摘体验,智慧农业应用开发等。第五部分布置在中央为特色农产品展示区,建设物流网系统,通过现代电子科技手段,实现土壤光热、温湿度、灌溉和病虫害防治自动控制,通过远程控制,实现农业企业接入,农业成果推介,农产品展示和销售实况。

(3)打造一个绿色循环优化高效特色农业促进区。在我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依托牧原集团养殖项目,“在十四五”末,逐步建成年出栏量150万头规模的养殖场,“十四五”末五年平均年产污量400万方,种养循环辐射场区周边农田4万亩,铺设支农管网180千米。打造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旗县。

(4)打造市、旗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到2025年,构建以市、旗级农业科技园区为引领,以镇级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的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特色鲜明、创新发展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园区布局更加优化。每年建市、旗级农业科技园区2到3个,带动每个镇级园区发展1-3个,基本覆盖我旗主要农业功能类型区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十)面源污染与乌梁素海治理。

1、全面加强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控。2021-2025年在我旗全面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推广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技术,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提高化肥利用率;全面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着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小麦、中药材等不覆膜作物的种植,推广浅埋滴灌技术和地膜二次利用以及生物降解膜的示范推广。

一是每年推广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20万亩,重点从“五彩”优势产业推进,5年累计推广100万亩,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二是发展壮大病虫害社会化服务组织,每年开展绿色防控至少100万亩,统防统治至少100万亩,减少农药使用量。

三是建设一个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系统,监测预警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为提前预防和统防统治提供科学依据。

四是在“十四五”期间,发展水肥一体化面积达到140万亩,其中引黄滴管30万亩,实现节水5250万立方米以上。

2、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农用废旧地膜以及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水平。

一是废旧地膜加工厂的建设。“十四五”期间在套内地区和前山地区分别建设一个废旧地膜加工厂,年加工能力2000吨以上。当季实现残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以废旧地膜资源化利用为目标,建设废旧地膜加工厂,包括原料车间、粉碎与清洗车间、造粒车间、收贮场地、仓库等设施,配备造粒机等专用设备。进一步增加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网点,配备农田残膜回收机械、农用运输车、打包机等设备,集中回收废旧地膜。

二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快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建设农作物秸秆转化加工厂19家。“十四五”期间重点在套内地区(向日葵种植区)建设2家秸秆燃料生产厂,2家秸秆颗粒肥料生产厂,1家秸秆颗粒燃料生产厂,减少秸秆直接还田量;在后山地区(玉米种植区)建设4家秸秆颗粒饲料厂,2家秸秆颗粒肥料生产厂,1家秸秆颗粒燃料生产厂;在前山地区建设3家秸秆颗粒饲料厂,2家秸秆颗粒肥料生产厂,配合食用菌种植和板材加工建设秸秆基料生产厂1家和秸秆原料生产厂1家。减少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以及简单打捆饲喂的传统转化方式,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工厂化、多样化,确保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

三是农药包装废弃物加工再利用。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和肥料包装废弃物的加工再利用生产厂1家,提高废物再利用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增加效益。增加回收网点建设,实现村社都覆盖,农药包装废弃物全部回收利用。

(十一)提高农畜产品质量监管能力。通过5年努力,基本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执法监管能力显著增强,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主要工作内容:(1)农业标准化生产。力争从2021年起,每年制定一批农业标准规范、逐步建立我旗主要农产品的标准体系,使我旗各类农产品实现有标可依,为我旗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打好基础。申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2)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范围覆盖产地环境、投入品、农产品及其生产全过程。监测能力能够满足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检测需要。在开展例行监测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检验检测体系的风险监测和信息预警功能。进一步完善乡镇级检验检测手段,配齐配强设备仪器,配备熟练技术人员,扩大检验检测领域,增强检验检测功能,提高检验检测的精度和水平。(3)农业投入品安全监管。农药、肥料、兽药、饲料等主要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全面建立农业投入品销售台账、生产使用档案记录制度,基本杜绝假劣农资导致的重大恶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4)积极实施农业名牌产品战略。继续做好品牌农产品的评选推荐工作。根据我旗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选择一批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制定好发展规划,加大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和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争创名牌农产品,推进优质安全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充分利用市场手段,整合品牌资源,集聚品牌效应,努力在全旗形成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农业品牌。到十四五末,“两品一标”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总数达到99个,绿色食品认证数达到61个,有机食品认证数达到18个,特优新农产品认证总数达到1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5个。(5)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运用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与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接,构建全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规模以上农牧业生产主体信息库。“十四五”末80%以上规模生产主体全程可追溯,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全域推广,着力打造质量安全放心的“天赋河套”公共品牌。 

    (十二)开展农牧民教育培训。一是继续实施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程。以生产经营型为重点,每年计划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500人左右,到2025年至少培育2500名。通过实施2021-2025年农民培训规划,培养一大批党悟高、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到2025年,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明显的提高,60%的农民获得教育培训证书;逐步建立适应主导产业需求、服务农民培训手段先进、灵活高效的一支农民培训体系,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农民培训工作机制。二是全面实施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战略要求,紧紧围绕现代农牧业发展,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培训、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等多种形式,利用冬春农闲时节,要实现每户一个“明白人”。年培训6万人次左右,5年培训30万人次。至2025年,全旗从事农业主导产业生产的农民有60%以上,参加2—3次培训,掌握1—2门实用技术;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8500个。

(十三)全面落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农村牧区“厕所革命”。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思路,依托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工程及“十县百乡千村”示范行动,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全旗的改厕基数为56519户。2019年之前拥有卫生厕所26570户,2020年改厕23130户,普及率达到85%。  到“十四五”末计划改厕4000户,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让更多的农牧民使用上卫生厕所。一是农村牧区生活垃圾硬件设施计划再配套2000套,配套率由现在的95%提升到98%。二是美丽乡村样板村再建25个,达标率由现在的20%提升到35%。三是农村牧区庭院经济再增加10000户,由现在的20%提升到38%。

(十四)经营体制不断完善、农牧区经济活力不断释放。

一是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的家庭农场是规范而有竞争力的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基础。截止目前我旗共认定家庭农牧场86家,其中: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牧场6家;市级示范家庭农牧场9家,到2025年旗级以上家庭农牧场的认定注册达到200家。

二是加大示范社的培育力度,从政策上引导合作社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鼓励农民合作社为非成员提供社会化服务,增强其带动成员的能力;到“十四五”末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家,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扩大合作社的影响力。

三是进一步推动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工作。土地流转作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的重要举措,到“十四五”末着重推动土地流转5万亩和土地托管建立旗、镇俩级土地流转托管中心,促进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四是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我旗已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确认等前期工作,正在印制股权证。到“十四五”末期间要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建立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实现在线填报、审核及汇总。同时要研究制定集体经济发展提升计划,探索以发展特色产业、盘活土地资源等为抓手,选取基础条件较好的村社作为试点,探索和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经验。形成一套适合我旗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十五)产业化集聚资源优势凸显,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截止目前,我旗共有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家,其中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9家。坚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重点打造包括脱水蔬菜、中药材、小杂粮、特种玉米、水稻、肉羊屠宰、绒毛、生物质能源等产业,从种养殖-生产加工-商标冠名-线上线下销售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引导主导产业按照产品(或服务)供给链、产业链和需求链集中布局,推动产业“整链条延伸、配套式发展”。到“十四五末”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50家,其中:国家级1家,自治区级15家。

(十六)农业产业强镇项目。2021-2023年在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建设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2万亩玉米智慧农业项目;4.5万亩爆裂玉米种植基地项目;1万亩糯玉米种植基地;8万亩水肥一体化玉米种植基地项目;1万吨玉米秸秆有机饲料生产加工项目;8万亩玉米种植基地土地深松、深翻项目。

(十六)落实惠农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惠农项目,全面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十四五期间重点实施好以下项目。

1、基层农技补助

建设地点:全旗各苏木镇;建设期限:2021—2025年;建设规模及内容:每年500户示范户;总投资:450万元。

2、农机补贴

建设地点:全旗各苏木镇;建设期限:2016—2020年;总投资:15000万元。

3、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

建设地点:全旗各苏木镇;建设期限:2021—2025年;建设规模及内容:每年培育500名以上;总投资:750万元。

4、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建设地点:牧区、半农半牧区;建设期限:2016—2020年;建设规模及内容:草场面积568.18万亩、涉及7个苏木镇39个嘎查村、17544户,生产资料补贴涉及2个苏木镇、24个嘎查村、3200户,牧草良种补贴涉及全旗各苏木镇;总投资:13040万元。

5、虫害防治

建设地点:牧区、半农半牧区;建设期限:2021—2025年;建设规模及内容:涉及7个苏木镇、6万亩草场,对各苏木镇发生的虫害进行及时防治,防治效果达90%以上;总投资:800万元。

6、农田鼠害防治

建设期限:2021—2025年;建设规模及内容:涉及我旗各苏木镇农牧场,对各苏木镇农牧场农田发生的鼠害进行及时防治,防治效果达90%以上;总投资:3000万元。

7、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建设地点:全旗各苏木镇;建设期限:2021—2025年;建设规模及内容: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五大技术环节开展,每年推广农作物测土施肥面积100万亩以上,亩节本增效40元以上;总投资:950万元。

8、盐碱耕地改良培肥综合技术项目

建设地点:全旗盐碱耕地;建设期限:2021—2025年;建设规模及内容:计划每年改造盐碱地20万亩,重点推广五位一体改良技术,重点推广微生物改良、化学改良剂等技术。耕地质量稳步提升,作物平均亩增产20%以上,实现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总投资:20亿元。

9、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全旗各苏木镇、5个农牧场;建设期限:2016—2018年;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103个村级动物防疫室;总投资:2060万元。

10、可追溯体系建设体系

建设地点:全旗各苏木镇;建设期限:2021—2025年;建设规模及内容: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以责任主体和流向管理为核心、以追溯码为载体,推动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相衔接,实现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追溯管理。推动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积极参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运行。实施产地准出和可追溯体系建设。全域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总投资:1000万元。

11、设施农业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全旗各苏木镇、农牧场;建设期限:2021—2025年;建设规模及内容:新增设施农业总面积1万亩,其中:,设施农业新增1万亩;计划完成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塑料大棚10000万元。十四五末全旗计划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23132亩,其中温室7072亩,塑料大棚16060亩。

12、沿黄黄河鲤养殖项目

建设地点:黄河沿边;建设期限:2016—2020年;建设规模及内容:0.5万亩;总投资:4000万元。

13、乌梁素海沿边渔业园区

建设地点:乌梁素海沿边;建设期限:2016—2020年;建设规模及内容:0.5万亩;总投资:4000万元。

14、水产网围栏养殖

建设地点:乌梁素海;建设期限:2016—2020年;建设规模及内容:20万亩;总投资:2000万元。

15、旧池塘改造

建设地点:全旗各苏木镇;建设期限:2016—2020年;建设规模及内容:2000亩;总投资:1000万元。

16、苏木镇监测站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全旗各苏木镇;建设期限:2021—2025年;总投资:520万元。

17、水产良种培育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沿黄;建设期限:2016—2020年;建设规模及内容:300亩;总投资:240万元。

18、残膜回收项目

建设地点:前山、套内各建一个;建设期限:2021—2025年;建设规模及内容:年处理废旧地膜2000-3000吨;总投资:1000万元。

19、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建设地点:全旗各苏木镇;建设期限:2021—2025年;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19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总投资:5700万元。

20、农作物病虫害预警项目

建设地点:全旗各苏木镇;建设期限:2021—2025年;建设规模及内容:各苏木镇田间监测点检测设备,农作物病虫害预警系统;总投资:3700万元。

21、奶业振兴项目。涵盖进口奶牛补贴、蒙古马保种补贴、中小奶牛规模场提升、民族奶食品加工。

22、生猪恢复产能项目。包括新改扩建500头以上生猪养殖、生猪粪污处理工艺补贴等。

23、标准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标准化棚圈建设、防疫室及设施配套、青贮窖池建设、畜牧打草机械等。

24、饲草料生产加工项目。包括牧草种植、颗粒饲料加工厂建设、储草棚建设。

25、畜牧业良种补贴项目。包括优良种畜引进、冻精补贴、能繁母畜补贴等。

26、禾兴5万吨糯玉米产业深加工项目。建设糯玉米真空包装生产、甜糯玉米速冻脱粒生产、糯玉米速冻棒生产、糯玉米爆米花生产、糯玉米面粉、糯玉米渣生产机器设备、生产车间、库房及配套办公生活用房、电力、给排水、道路等设备设施等。建设地点:大佘太镇。总投资:5000万元。

27、禾兴爆裂玉米产业深加工项目。建设爆裂玉米烘干、精选、微波包、爆米花生产的机器设备、生产车间、库房及配套办公生活用房、电力、给排水、道路等设备设施等。建设地点:大佘太镇。总投资:5000万元。

28、禾兴辣椒产业深加工项目。建设辣椒打酱、制酱、辣椒粉、鲜辣椒、干辣椒、速冻辣椒等生产加工设备、生产车间、原料库房、成品库房、晾晒场地及配套办公生活用房、电力、给排水、道路等设备设施等。建设地点:大佘太镇。总投资:4000万元。

29、内蒙古朔河禾河套优质玉米产业化服务项目。1、新建新型300+、500+玉米烘干塔两座,日烘干能力达到1000吨,年烘干能力10万吨以上。2 、新建10万吨粮食仓储项目,扩大企业仓储规模 。烘干能力和仓容增加以后,可以将收购、清理 、烘干、储存、销售等环节有效科学整合,减少 露天储存,降低粮食损耗,确保粮食安全,使年玉米贸易量达到30万吨以上。3、根据粮食交易 量,配套完善粮食物流现代化运营体系,整合先 进物流配送资源将粮食物流由传统低端的运作模式向高效、快捷、智能、规模化现代物流快速转变。建设地点:新安镇长胜村。总投资:10000万元。

 30、谷昌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仓储联营联建扶贫产业园项目。糯玉米烘干、仓储、物流、真空包装、面粉、速冻棒生产加工的生产设备、生产车间3000平方米、原料库房3000平方米、成品库房3000平方米、晾晒场地及配套附属设备设施。辣椒打酱、制酱、辣椒粉、鲜辣椒、干辣椒、速冻辣椒等生产加工设备、生产车间3000平方米、原料库房3000平方米、成品库房5000平方米、晾晒场地及配套附属设备设施。饲料玉米烘干、仓储、物流及饲料生产加工的生产设备、生产车间2000平方米、原料库房6000平方米、成品库房 6000平方米、晾晒场地及配套附属设备设施。冷链物流仓储库房、冷库20000平方米及配套设备、设施。建设办公2000平方米、宿舍1000平方米、餐厅300平方米;配电室300平方米、供热站300平方米、消防泵房100平方米;供电、采暖、给排水、消防的相关设备设施;场地绿化、硬化及道路建设。建设地点:额尔登布拉格苏木。总投资:8000万元。

31、内蒙古朔河禾河套高品质农产品产后服务项目。 

1、新建3万吨综合仓储项目,主要针对农业经济 作物类农产品(葵花籽、葫芦籽、西瓜籽)进行 初加工:清理、筛选、色选、分级、包装后短期 储存并销售。年加工处理能力3万吨,年贸易量 达到5万吨;

2、根据贸易量,配套完善农产品物流现代化运营体系,整合先进物流配送资源将粮 食物流由传统低端的运作模式向高效、快捷、智能、规模化现代物流快速转变。

3、建立农产品 交易网格化数字服务平台,完善监管体系,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了解国际国内及本地农产品市场 行情,实现全国范围内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互连互通、数据共享,满足主产区农产品销售及市场供需动态信息需求。建设地点:。总投资:8000万元。

32、内蒙古佘太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历史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大佘太镇;建设期限:2021—2025年;建设规模及内容:新建历史博物馆,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打造观光、休闲、旅游度假的3A景区;总投资:4000万元。

33、内蒙古佘太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万亩红高粱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大佘太镇;建设期限:2021—2025年;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万亩优质红高粱种植基地,打造种养加一体化,加工生产现代化、经营管理规模化、工作管理制度化一流的现代农牧业深加工龙头企业;总投资:3000万元。

34、内蒙古畅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十万吨饲料生产线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桥南工业园区

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3000平米原料车间、主车间1400平米、成品库1600平米配套设施,一条508饲料生产线,一条400生产线及锅炉房、化验室、仓库及辅助设施等组成,总投资1600万

35、内蒙古畅生源科技有限公司秸秆发酵高蛋白颗粒饲料结合利用项目

建设地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桥南工业园区

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4500平米的仓储库,1500平米生产车间,主要配套设备三台草颗粒制粒机,膨化挤压机,秸秆粉碎机,搅拌机,堆高叉车、铲车,总投资800万元。

36、内蒙古天衡制药有限公司天衡蒙中医药产业园项目

乌拉特前旗;建设期限:2021—2023年;建设规模及内容:1、打造万亩黄芪、万亩红花、千亩枸杞标准化仿野生种植基地;2、升级现有设备,建立高尖端蒙中药材加工生产线,建造现代化生产车间2000平方米;3、建立蒙中药材第三方检测及育苗育种研发中心1000平方米;4、带动50户蒙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进行仿野生黄芪、红花、枸杞的种植;建设地点:总投资:20000万元。

 


关闭 打印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