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qqxst/2021-05904 | 效力属性 | |
发布机构 | 小佘太镇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1-11-29 |
一、小佘太镇基本情况
小佘太镇地处阴山山脉腹地,地形呈白云查汗山与查石太山两山夹一川之势,四面环山,鸟瞰形如“聚宝盆”;阴天“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晴天“天苍苍,野茫茫”,恰似《敕勒歌》中敕勒川的地形地貌。小佘太镇东高西低,乌苏图勒河由东至西横穿全镇,平均海拔1570米。
小佘太镇总面积691平方千米,可耕地面积17.07万亩,其中水浇地有3.11万亩(保灌面积1.53万亩)。全镇辖大十份、十七份、东五份、永红4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农村人口12000多人,常住人口525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城镇户籍人员1000多人,以及大中公司职工及外来务工经商人员1000多人。全镇有汉、蒙回、苗、布依、满、土家、哈尼、傣等9个民族,以汉族为主体。2016年至2018年,经过“回头看”和动态管理共识别贫困户1081户2236人,贫困发生率为19%,我镇认真贯彻“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脱贫要求,2019年底“绝对贫困”在小佘太提前清零。
二、近期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小佘太镇立足新起点,面向新任务,紧扣中心工作,绷紧疫情防控之弦,加强基层党建,夯实农、牧、林、水四大基础,做好社会民生服务,做强旅游服务、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三大产业,为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振兴样板镇奠定基础。
(一)精准施策,疫情防控长抓不懈
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相关要求,我镇建立“镇、村、组、网格、户”五级联动的纵向防控网,实现一网多用、精细防控。一是织强组织网。围绕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镇党委采取镇村干部包组责任制及网格化管控举措,镇领导包村、镇村干部联合包组,村民小组网格长包户、各组网格员包人,户户有对接、人人有监管,层层压实责任。同时完善防控制度,实现“组织网”张弛有度,既不过度防控,也不掉以轻心,密切关注疫情防控新动态,不断根据新情况调整防控措施,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二是织细管控网。全镇共划分为150个网格,网格长直接对户、对人,根据“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目标任务,积极动员符合接种条件的群众接种疫苗,截至目前,我镇已接种疫苗5594人,除企业外流人员、有病住院和有禁忌症群众外,我镇第二针剂到期人员基本接种完毕。与此同时,网格长密切关注中高风险地区已返回及拟返回我镇人员,充分利用网格长、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跟踪监测,精准管理。三是织密宣传网。 镇村领导干部、网格长持续在责任区内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各村组在路口、活动室等显眼位置悬挂宣传标语38条,张贴宣传海报60余张,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转发疫情防控相关权威消息300余条,充分利用村组“金喇叭”每天4次循环播放疫情防控公告和防控知识,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全方位的宣传手段“入网入格入户”,做到全民知晓,有效提高了群众防控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强基固本,农牧林水齐头并进
2021年,我镇继续立足实际,按照“兴产业、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行一步的发展思路,重点在农牧林水四大基础上下功夫。一是农业方面。今年,我镇总播面积达12.3万亩,其中种植玉米6.8万亩、小麦3.4万亩、葵花油菜等油料作物1万亩、各类旱地杂粮1.1万亩。在保持种植业优势的同时,我镇以调整旱地种植结构为抓手,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发展思路,引进种植“张杂谷”1500亩,平均亩产600公斤谷子、400 公斤谷草,以去年销售价格计算,每亩毛收入可达1520元,每亩纯收入可达1200元左右,农户每种植一亩旱地张杂谷要比种植一亩旱地小麦多收入1110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明显。二是牧业方面。今年,养殖业仍然是我镇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目前我镇牲畜总存栏量达16.5万余头只,其中羊存栏量12万只、特禽4万羽、驴马牛等大牲畜1000头、猪2000只。上半年消毒灭源39.8万平方米,实现动物防疫全覆盖。今年争取水库移民项目在增隆昌组新建养殖小区一处,预计农户自筹1.5万元,项目补贴6万元,目前正处于工程设计阶段,已有26户报名参与。建设养殖小区,不但为养殖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且根治了环境卫生整治中“粪堆柴草堆”久禁不绝的顽疾。三是林业方面。今年我镇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面积,扩大荒山荒坡植被覆盖率,加强日常管护和补植补造,不断提升生态效应。在蘑菇产业园及集镇到张二口种植通道林木1800余株,树种以樟子松、云杉为主,整体改善镇区面貌;在游客接待中心和游客服务中心南侧建设占地面积16亩的游园,种植云杉、侧柏、丁香等观赏性植物,营造一处供人休憩娱乐的生态景观园;在大十份村实施30亩经济林补植项目,种植山桃3000余株,进一步巩固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逐步实现生态环境根本性好转。四是水利方面。今年我镇继续提高水利基础设施水平,投资60万元在乌松图勒河沿线实施护地坝工程53处,大幅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投资400万元修缮增隆昌、高范、西二份等7个组水毁路段11处,共计1930米,不断补齐洪灾后留下的基础设施欠账。
(三)多措并举,宜居小镇初具雏形
今年小佘太镇按照《乌拉特前旗农牧区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管理办法》,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扎实落实“党建引领微治理”模式。健全完善网格化“微治理”管理体系,按照地域就近将15-20户划分为一个网格,构建镇、村、组、网格、户的纵向管理体系;制定《村规民约》38则,建立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4则,推行村民自治“红黄黑榜”管理机制,对积极配合工作的村民列入“红榜”予以表扬,对拒不服从管理的村民列入“黄榜”予以警示,对屡教不改的群众列入“黑榜”,采取诫勉谈话、线上线下通报、降低信贷额度等措施予以惩戒,责令限期整改。二是配齐软硬件设施。今年雇佣保洁员共计124人,为各村组配备垃圾桶1189个,配备垃圾转运车46辆,设置垃圾焚烧炉2个,实现了各村组环境卫生整治软硬件全覆盖,构建“清收运处”体系闭环。三是持续作好“厕所革命”后半篇文章。小佘太镇共完成“厕所革命”1458户,超额完成改厕任务,今年我镇对已安装的卫生厕所进行问题排查,目前共排查出3大类共性问题,后续整改工作正在进行中。配备的2台吸粪车采取外包的方式正常运行,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一、二级污水管网完成铺设,生活污水治理正在逐步推进。四是用好两种模式,健全长效机制。一种是采取整村对外承包的模式,将行政村环境卫生保洁整体对外承包,由一个环卫队负责本村各组卫生保洁工作;另一种是按组承包给本组村民,由一或两人负责本组卫生保洁。以上两种模式均由镇政府组织考核组对环境卫生清扫情况进行不定时检查,严格落实奖惩机制,奖优罚劣。
(四)多点突破,特色产业开创新局
小佘太镇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一是品牌建设破题上路。今年我镇成功注册“臻美小佘太”商标,作为小佘太镇农牧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接下来将以此为抓手,推动小佘太镇花菇、羊肚菌、旱地小麦、杂粮、驴肉、羊肉、特禽等特色产品走向产业化、品牌化,进一步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做好品控,抱团发展,让小佘太的好产品卖上好价钱,解决“解决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二是花菇产业持续向好。2019、2020两年,我镇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共计1109万元,建成占地136亩的花菇产业园。今年生产规模在去年基础上继续需扩大,今年投入运行育菌棚14栋,出菇棚56栋,在为4个村集体经济提供46.7万元收入的同时,稳定解决了200余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每人每月增收4500元左右。今年已有30栋出菇棚由本地农户承包,采取订单销售的合作模式,目前已经销售3批花菇,每棚毛利接近6万元,为各村组发展“庭院花菇”,打造花菇小镇开了个好头。三是电商产业助力发展。今年成功打造集展示、运营、分拣、包装、物流为一体的电商服务站,目前正在最后的布展调试阶段,近期将投入运营。电商服务站的投入使用将为小佘太镇特色产品走出后山注入强大动力,将成为拉动花菇、特禽、杂粮等拳头产品拓宽销路、提高知名度的强劲引擎。四是文旅产业蹄疾步稳。今年小佘太镇继续以发展旅游服务业为目标,多方争取项目支持,一步一个脚印完善基础设施。投资732万元的增隆昌水库清洁小流域工程今年完工,新建了凉亭4座、瞭望塔1处、花菇亭8座,铺设游步道4000余米,进一步为小佘太镇打造旅游小镇奠定了基础。五是新建项目遍地开花。今年继续以发展实体经济为抓手,立足实际合理规划,积极争取项目,上半年争取资金690万元实施花菇深加工生产基地产业项目;争取资金558.2万元实施菌棒废弃利用循环产业及电商销售项目;争取资金412万元建设颗粒饲料技工扶贫车间,以上项目已经落地,正处于工程设计、招标阶段。将来建设完成后将交由村集体经营管理,产生的收入用于充实村集体经济,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的同时纾解基层组织“手里没米叫不来鸡”困局。
三、存在问题
一是全镇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部分水毁路段尚未恢复,部分村组仍无议事场所。二是扶贫产业带动乏力,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目前只是增加就业岗位,只有少数贫困户搭上扶贫产业快车,产业带动覆盖面不够广。三是旅游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发展旅游业任重道远。四是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以玉米、葵花为主,特色经济作物少,农业收益率低。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们将紧扣中心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农、牧、林、水四大基础,做好民生、社会、文化、矛盾调解四项服务,做强旅游服务业、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三大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为乡村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乡村振兴样板镇奠定基础。
(一)坚持强基固本,注重提质增效,夯实农牧林水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强镇富民目标,立足区位优势,巩固传统农牧业,培育特色产业,全力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一是着力优化农业生产。积极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旱地杂粮、马铃薯、甘草、黄芪种植,增加经济作物种植比例,改变种植结构单一、收益不高的现状。深入开展农业 “四控”行动,加大源头管控力度,全力推进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利用好旱地优势,发展绿标产业,以高品质、无污染为卖点,规避山旱区缺水劣势,凸显纯天然优势,向旱地要收益。二是大力推动畜牧业提质增效。加大项目争取和投入力度,优化肉羊、肉驴、生猪养殖产业结构。保持传统肉羊养殖优势,控制畜牧养殖规模,注重草蓄平衡,提高肉羊养殖科学化水平,实现收益最大化。三是切实做好生态保护工程。坚持因地制宜,乔木灌木相结合,进一步扩大植树造林面积,提高荒山荒坡绿化覆盖率,加强日常管护和补植补造,不断提升生态效应。积极引进适应本地环境的小杂果等经济林品种,将发展经济林与绿化美化环境有机统一,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地质环境恢复、放边坡和植被修复等重点工程,实现生态环境根本性好转。
(二)立足民生保障,强化服务职能,高效推进社会公共事业稳步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一根本宗旨,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问题,努力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是统筹做好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加大养老保险宣传和缴费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人员“应保尽保”。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及时为困难家庭送去温暖。认真做好孕检和妇女“两癌”筛查,严厉制止家暴行为,积极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二是认真做好社会矛盾调解。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坚持源头治理,抓早、抓小、抓苗头,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预警、调解化解等工作,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加强村庄环境整治和长效管理。实施好村庄道路硬化、人居环境优化、美化工程。进一步完善“清收运处”闭环体系,科学配置“桶车场炉”设备,做好垃圾回收处理和后续设施配套工作。加强与交通部门对接,管好治好农村公路,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和水毁道路修复工程,确保安全通畅。四是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惠农富农政策,加快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服务建设,积极开展“五好家庭”“精巴媳妇”等评选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治理婚丧陋习、铺张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五是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和鼓励各村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加快完善村组活动室附属设施建设,丰富各类活动形式和内容,推进全镇文体事业更好发展。
(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确保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加快构建新型乡村产业体系为目标,依托小佘太镇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挖掘自身潜力,坚持市场导向,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好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道路。一是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依托“五大旅游板块”(即依托长城岩画光禄塞,打造边塞文化旅游版块;依托增隆昌水库,打造休闲娱乐旅游版块;依托大中工矿及宗教设施,打造矿坑体验旅游版块;依托活佛沟奇石景观,打造自然风光旅游版块;依托巴钢厂矿遗迹,打造老工业旅游板块),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精心谋篇布局,科学规划安排,将小佘太镇打造成为“文旅休闲特色小镇”,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良好发展。二是巩固发展特色种植业。以打造“花菇小镇”为目标,深挖花菇种植红利,稳步扩大生产规模,在现有设施基础上合理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为小佘太镇主导产业奠定基础,为实现家家户户种植花菇提供发展平台,着力提升“臻美小佘太”花菇品牌美誉度。实施旱地小杂粮种植深加工项目,建设分解、包装深加工基地;继续宣传推广旱地油菜、小麦、荞麦种植,整合不饱灌地扩大“张杂谷”种植面积,将荞麦的白、油菜的黄、胡麻的紫点缀晕染在小佘太川的山水间,将小佘太镇建设为“绿色有机小杂粮基地”,既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又形成多彩乡村景观,满足旅游业发展需求。三是稳步发展特色养殖业。持续提升特禽养殖产业优势,有序扩大鹧鸪、鸸鹋、红腹锦鸡等禽类养殖规模,加大设施和技术投入力度,引导农户科学高效养殖,提高产品竞争力。
(四)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上级党委以及旗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政治功能,抓住关键环节,持续用力推进,努力提高党建质量,为建设美丽富裕宜居的小佘太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一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懂管理、善作为的基层党组织队伍,不断健全工作体系、夯实工作基础、创新工作思路、加大保障力度,推动农村基层党建水平持续提升,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把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提升村党支部组织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健全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领群众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完善村级党组织日常管理机制。继续落实村“两委”坐班制度,深入推进村书记“比武争星”活动,扎实做好“最强党支部”创建工作,抓牢抓实党组织和党员“星级化管理”工作,用活用好“网格化”微治理模式,不断深化“红色e支部”党员信息化管理,充分运用“AI党建云”和“数字乡村”加强党员、群众管理,全面促进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