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乌拉特中旗政务公开平台
索引号 wltzq_hlstsm/2023-07169 效力属性
发布机构 呼勒斯太苏木 文  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3-10-31
呼勒斯太苏木创建国家农牧业现代化示范区实施方案
发布单位:呼勒斯太苏木 发布人:阿古达木 发布时间:2023-10-31 点击量:5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示范区创建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进国家农牧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力有序开展,我苏木以地缘相邻、人缘相亲、产业互补、自然景观和民俗文化相互交融的综合体为基础,围绕“产业规划、区域布局,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总体导向,以试点带动,创新突破,全力打造“生态修复+民俗体验+联户经营”三生共融的农牧区区现代化示范点,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和区域布局

呼勒斯太苏木地处北纬41°15',东经107°22'~108°05'之间。位于乌拉特中旗西南部,东临乌加河镇、海流图镇,南接五原县银定图镇、临河区份子地乡,西与乌拉特后旗毗邻,北与川井苏木接壤,据乌拉特中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100公里。全苏木总面积2049平方公里(其中:草场289万亩,耕地3.22万亩)。辖14个嘎查(其中:纯牧业嘎查7个,纯农业嘎查5个,半农半牧嘎查2个)。全苏木总人口2402户5066人,常住人口1201户2894人。

立足苏木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历史文化和产业现状等,推动合理分工和产业联动发展,加快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积极构建“两线繁荣驱动三区发展”的总体布局,依托国道242和335两条主干线,唱响“鸿雁”文化品牌,加快发展草原特色文化旅游,山后牧区推进牧园综合体建设,山前农区推进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建立农牧业发展循环体系(南农北牧、南草北饲、北繁南育、北肥南施),健全完善农牧区利益联结和互助机制,努力形成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的现代化发展格局。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健全现代农牧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重点,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系统推进农牧业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在全面推进创建国家农牧业现代化示范区的进程中,加强党对“三农三牧”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党支部强有力的带领下,坚持农牧民主体地位,发挥农牧民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用,完善村企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农牧民参与积极性。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生态保护方式,科学利用生态资源,确保草场供草量与载畜量保持动态平衡,推进生态持续向好。

——坚持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振兴。立足苏木资源禀赋,培育一批优势产业,打造农牧业产业联合体,推进农牧业全产业链条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做大做强现代农牧业。

——坚持创新驱动,赋能品牌升级。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域化,构建现代标准化养殖技术体系,结合二狼山白绒山羊主产地优势,做好品质提升、品牌培育,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科学饲养和管理水平,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培育地方特色品牌,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实现优质优价。

(三)具体目标

立足主导产业、资源禀赋、发展需要,以示范性产业项目为基础,围绕循环基地建设,依托二狼山白绒山羊主产地优势,山后以肉牛、奶牛养殖,舍饲半舍饲相结合的方式统筹推进奶食品等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山前以有机肥改造、柠条种植等特色种养殖业系统化推进创建国家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为全面落实草畜平衡制度、改善生态环境,建成农牧区饲养结合现代化示范模式,打造呼勒斯太示范样板。

1.农牧业设施化水平显著提高

到2025年,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达到100%,规模养殖率达到40%,农业、畜牧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均达到90%以上。  

2.农牧业园区化带动显著增强

到2025年,农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3.3万亩左右,标准化种植技术面积达到3万亩,粮食产量保持在5600万斤以上。

3.农牧业融合化程度显著提升

到2025年,新增自治区或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市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个、农牧业循环示范基地1个。  

4.农牧业绿色化进程显著加快

到2025年,发展绿色有机农田1万亩左右,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

5.电子商务数字化能力显著加强

到2025年,建成多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牧区综合示范县”电子商务服务站,孵化1—2支成熟的“领头雁”直播团队。

6.人居环境整治整治效果显著

到2025年,充分发挥“鸿雁先锋志愿服务队”作用,进一步优化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和公共服务,切实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不断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建设,全面提升苏木文明程度和农牧民道德水平,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示范引领乡村文明生活新风尚。

  • 重点任务及措施

  • 山后牧区聚焦产业集聚发展,着力做优特色产业

    依托国道242,山后牧区全域推进山羊的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以二狼山白绒山羊种羊育种、山羊托管养殖、熟食生产加工、奶食品加工、风干肉干晾晒、专业合作社联户养殖的建设发展为主,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养殖场+合作社+农牧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结合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唱响“鸿雁”文化品牌,实现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草畜平衡。

    1.呼勒斯太“不下山”万只山羊托管养殖基地

    项目概要:通过承接牧民放牧山羊,进行集中托管育肥,减少草场载畜量,实现草畜平衡,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畜牧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实施计划:2023年托管养殖规模达到1万只,申报2023年申报成市级龙头企业。

    2.呼勒斯太“不下山”熟食生产加工车间

    项目概要:投资500万元,建设熟食生产加工车间一座。

    实施计划:2023年办理相关手续,完成生产加工车间建设并投入使用。

    3.民族特色奶食品加工园区

    项目概要: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中小奶牛养殖场,实施“党支部+基地+车间+销售”全链条经营模式。开展民族特色奶食品加工标准化改造试点,建成产品质量优、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的民族奶食品加工厂点,大力发展乳制品加工生产等产业。

    实施计划:2023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加大生产力度,年收益可达44万,目前晾晒车间正在施工中。

  • 山前农区聚焦农业生产“三品一标”,着力推动绿色转型

    依托国道335,山前农区全域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打造农业绿色低碳产业链,示范引领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充分利用水库、阴山岩画、千里庙等旅游资源和哈拉葫芦美丽乡村示范村、红树莓产业、“两南两北”农牧业循环发展产业的基础条件,以山前5个嘎查经济林生态屏障为纽带,种养结合,以种促养,集中连片打造红树莓、特色养殖、休闲娱乐、有机肥及饲草料加工、光伏发电等多元产业融合发展。

    1.以北繁南育促进农牧结合

    项目概要:实施“跨区域与本辖区”相结合的北繁南育发展模式,推动农牧业循环发展,巩固和扩大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成果,大力发展智慧牧场、联户经营、放牧+补饲、舍饲半舍饲养殖为主的现代畜牧业。

    实施计划:2023年在本辖区内可繁育肉羊5万只,不断扩大“跨区域与本辖区”相结合的北繁南育发展规模,接纳牧区肉羊,进行过冬度春。

  •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项目概要:通过引进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投资750万元,辐射带动其他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秸秆制备颗粒饲料、配比饲料和膨化饲料产业,推动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同时,构建“两南两北”农牧结合发展格局。

    实施计划:2023年,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计划完成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年转化秸秆5000吨,已完成场地平整工作。

    3.呼勒斯太苏木果蔬饮料加工厂

    项目概要:计划投资500万元,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建设果蔬汁生产线一条,并配套相关基础设施。

    实施计划:2023做前期筹备谋划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机制,加强协调。建立党政领导责任制,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成员会议,建立协调解决创建国家农牧业现代化示范区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的机制,明确各站办工作职责,强化政策实施监督检查。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国家农牧业现代化示范区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加大重大项目通报和信息资源共享,形成合力,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加大宣传、正确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印发宣传单、宣传册,设立咨询台、张贴标语、布设宣传展板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培养和塑造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广大牧民从思想上认识、态度上接受、行动上配合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工作的开展,变被动实行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为主动自觉行为。

    (三)加强研究、总结经验。开展创建国家农牧业现代化示范区项目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和跟踪项目实施及运行情况,不断总结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四)完善机制、统筹推进。完善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工商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统筹整合各类建设性质相同、内容相近、投向相似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影响全局的中道工程。有计划地引进一批领导型、管理型、专业性技术人才,为推进创建国家农牧业现代化示范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五)强化考核、落实责任。把绿色高质量发展纳入实绩考核目标体系。采取以奖代补,对积极性高、工作成绩突出的嘎查给予奖补。财政专项资金实行“集中支付、专款专用、跟踪问效、审计监督”管理,确保行动规范,高效落实。苏木纪委监委对工作中敷衍应对、弄虚作假、推进不力、行动少落实差,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

    (六)信息公开、全民监督。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信息公示复审制度,做到资金兑现公开、公正、透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鼓励牧户之间的相互监督,对牧民检举冒领、挪用补助奖励资金和超载过牧、破坏草畜平衡的行为进行奖励。

关闭 打印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