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五原县政务公开平台
索引号 wy-sfz/2021-11438 效力属性
发布机构 胜丰镇 文  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1-11-30
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三务”公开的思考
发布单位:胜丰镇 发布人:青格勒 发布时间:2021-11-30 点击量:2 字体:

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三务”公开的思考

 

中共五原县胜丰镇纪委

(2021年11月19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党务公开是“三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进一步规范“三务”公开,有利于党务公开的持续推进。在推行农村“三务”公开方面,我镇进行了多年探索,发现了一些普遍问题,思考了一些应对之策。

一、基本情况

      镇党委高度重视“三务”公开工作,严格落实“三务”公开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将“三务”公开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镇党委主要负责人的直接责任,以及各村党组织书记的具体责任,制定配套制度,构建检查考核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纪委协调监督,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公开设施较为统一,“三务”公开栏是最主要的公开平台,我镇各村公开栏设置总体齐整规范,大部分公开栏版面较为整洁;三是公开内容相对齐全,各村基本能够按照“三务”公开制度定期、及时进行公开,并留存档案资料;四是公开渠道逐渐拓宽,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的形式对党务、村务、财务等内容进行公开,促进形成“村村晒家底,人人都知道”的局面。

二、主要问题

当前,全镇各村“三务”公开水平参差不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和不足。

(一)存在问题

从公开的内容上看,存在“供需”不匹配问题。即“三务”公开的内容与村民的关心关切存在差异。一是,各村在村务公开中公开了一部分内容,但是没有把痕迹资料整理归档完整,二是各村只是公开了民政方面的的部分资料,实际村里做的事反而没有公开。三是党务、财务公开较少,一方面对村民关注的上级党组织安排、本村党组织活动公开不够;另一方面,对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公开多,涉及村、社集体利益的事务公开少,对村级发展、集体资金使用等情况公开不够。

从公开的形式上看,存在“新老”不协调问题。即“三务”公开的形式与旧设施规范管理、新技术广泛运用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方面,公开栏使用管理不规范,有的张贴与公开内容无关的材料,有的过了公开时限不清理等。另一方面,公开形式创新不够,网络信息平台、移动端公开等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十分缺乏,限制了公开的时效性。

从公开的程序上看,存在“主客”不相符问题。即“两 委”实施“三务”公开的主观行动与公开程序的客观约束还有不一致的现象。一方面,尽管公开的程序要求已经非常明确,但个别村仍以主观判断决定是否公开、如何公开。另一方面,很多村都采取事后公开方式,没有按程序使村民充分参与到酝酿讨论、意见反馈过程中,村民难以对村“两委”重要决策的公开性、合理性和真实性作出准确的判断。

(二)产生原因

一是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对于“三务”公开制度,各村普遍存在“研究不透、落实不细”的问题。有的村“两委”干部片面认为该公开的只是涉及资金的事项;有的怕公开后引发矛盾,未能将公开工作提高到民主管理和密切干群关系的高度来认识;有的对“三务”公开不关心、放任不管,对“三务”公开制度一知半解;有的满足于应付,走形式、走过场。

二是监督不实、考核不严。村民、村务监督委员会、乡镇党委在“三务”公开中的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群众认为公开是村干部的事,担心提意见遭到报复而不敢监督;有的村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一切遵从村干部的意愿;有的乡镇党委没有将“三务”公开纳入年度工作考核,有的尽管纳入了年度考核,但比例较小,未能引起村级重视。

三是分工不明、管理不细。部分村没有将“三务”公开纳入村“两委”分工,没有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各村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三务”公开档案不齐整、不规范的问题,没有实现痕迹化管理,不利于提醒各村严格按照程序要求实施“三务”公开。

三、对策建议

完善农村“三务”公开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三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进一步在提高认识、强化监督等方面下功夫。

(一)处理好村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在“为何公开”的问题上做到认识深。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厘清村支部、村委会、“两委”干部的责、权、利,深化其对“三务”公开的认识。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明确村“两委”在“三务”公开中的责任分工,由村支部书记作为“一把手”对公开事项进行先审核后公开,村委会配合村支部书记全面抓好公开工作。要进一步配强工作力量,选派责任心强、能力素质较高的“两委”成员担任“三务”公开专职或兼职管理员,把公开工作落实到具体负责人身上。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利用乡镇党校、支部微课堂等平台,将“三务”公开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经验做法等内容对村干部、普通村民进行宣传。要进一步增进学习交流,组织村干部、“三务”公开管理员等到“三务”公开效果突出的地区考察学习,开展“三务”公开示范村创建活动,激发村级做好“三务”公开的热情和动力。

(二)处理好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关系,在“公开什么”的问题上做到内容清。“三务”公开的受众是广大村民,做好这项工作要从维护村庄和谐稳定、保障村民知情权的角度出发,依法依规开展。公开内容要确保全面,严格按照县级层面要求将公开范围内的党务、村务、财务事项全部予以公开,特别是对于村级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安排等热点党务问题,征地拆迁等热点村务问题,重点工程建设资金、村集体项目资金、水费使用等热点财务问题,要准确详尽地予以公开。公开内容要“深见底”,通过“点题公开”方式,由村民就某一公开事务提出询问,“两委”以公开形式进行解答,帮助村民全面深入地了解村级事务。公开内容要“易解读”,针对某些“三务”公开内容特别是财务工作内容专业性过强、不易解读的情况,应按照便于阅读、易于理解的原则,由县级或乡镇统一制定文件、配发表格,由各村规范执行,确保村民看得清、看得懂。

(三)处理好新手段与老办法的关系,在“在哪公开”的问题上做到渠道广。面对村民流动性增大的趋势和新技术手段加速推广的形势,要充分运用好传统公开载体和新型公开方式。要用好“墙上”载体,对“三务”公开栏开展标准化建设、改造、修缮、维护,保证公开栏设备完好、使用正常。探索建立村级电子布告栏,更加清晰地呈现公开内容。要用好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将村级事务高度整合,通过村级微信群全面及时地向村民公布,并积极进行在线互动。用好“线上”载体,利用村级广播、手机短信等各种线上渠道,对党务、村务、财务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开公布。

(四)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在“怎样公开”的问题上做到程序明。“三务”公开是否规范,关键看要程序是否严密。要进一步细化操作流程,形成从起点到终端的完整工作链条。要突出全程化公开,将以公开办事结果为主的“三务”公开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延伸,做到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及时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制度性工作长期公开。要做出标准化规定,列出公开目录,注重公开方案质量,提高可操作性。要做好痕迹化管理,建立健全“三务”公开备案登记和月度审核制度,对公开内容进行数据汇总,并留存影像资料。要实行闭环化服务,全面梳理公开后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认真处理反馈事项,用干部群众的意见倒推“三务”公开水平的提高。

(五)处理好问责与激励的关系,在“如何检验”的问题上做到监管细。推动“三务”公开落到实处,需要用好问责和激励两种手段。要发挥村民监督作用,严格依规组织支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加大对“三务”公开的监督力度。不断完善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专门的业务处理和财务管理小组,多渠道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发挥专项检查作用,县级、乡镇级分别成立专项检查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于不能及时整改的村“两委”班子或个人实施责任追究。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三务”公开作为村级年度考核、 村干部述职述廉和评议的重要内容并加大比重,并作为评选优秀村党组织、先进村民委员会、民主法治示范村、文明村的重要指标。设立“三务”公开专项奖励经费,对做法好、效果佳的村“两委”、村干部给予相应奖励,激励各村进一步把“三务”公开做出成绩、做成亮点。


关闭 打印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