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五原县政务公开平台
索引号 wy-fpb/2022-09340 效力属性
发布机构 扶贫办 文  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2022-11-28
五原县乡村振兴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工作安排
发布单位:扶贫办 发布人:王嘉繁 发布时间:2022-11-28 点击量:2 字体:

一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紧盯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接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不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见实效。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区脱贫攻坚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经过申报、编制方案、答辩等程序,10月初五原县被纳入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一、理论指引,夯实基础再出发

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


中央一号文件,全国、自治区、市乡村振兴局长会议精神和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列入学习内容,组织全体领导干部开展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全体领导干部把学习贯彻政策理论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将学习到的精神融入到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来,共开展集中学习34次、知识测试5次、专题研讨2次、专题党课3次,做到精学细读,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印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汇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知应会》500册。发放防致贫返贫政策、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等各类宣传页4万余份。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下乡走访宣传、开展知识测试等多种途径,将理论政策落到实处、传达到群众身边,让各项惠民惠农政策更加深入民心。利用公众号转载党风廉政、民族、统战、乡村振兴等信息65条,发布驻村干部工作动态18期,乡村振兴局日常工作动态10期,其他各类工作信息18条。日常工作中,严守纪律规矩底线,结合“三会一课”,学党章党纪,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约束监督,引导干部强化规矩意识、增强纪律观念,让干部头悬利剑、清白为官、踏实做人;同时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准确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和“八小时外”的生活情况,如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让有苗头问题的干部红红脸、出出汗,守住初心、底线。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大会4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个,开展了廉政文化上桌面,集体廉政谈话1次。

二、全面落实,稳扎稳打向前进

一是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责任,制定印发了《五原县2022年度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组织县镇村三级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对“10类重点人群”和常住农户进行拉网式排查,(每户详细填写“3表”:入户摸排表、收入测算表和明白卡,“1档”:一户一档),根据排查结果,村、镇、县逐级分析研判,共识别监测人口157户371人,确保应纳尽纳。截止目前,全县累计识别检测人口756户1557人。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人群和农民收支、“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及时发现、及早落实帮扶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制定出台《五原县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实施方案》,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部门间信息互通、协同配合,形成“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综合管理、信息互通”的经常性工作机制。

二是落实“两不愁 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义务教育方面,对监测户中的118名在校学生进行教育帮扶;住房安全方面,对161户脱贫户、监测户进行危房改造;饮水安全方面,投入衔接资金400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基本医疗方面,将未消除风险监测户在医保系统中全部维护成特殊人群,给予每人200元的合作医疗补贴,住院享受医疗救助;兜底保障方面,全县监测对象纳入低保666人,五保19人,低收入群体34人,临时救助191人次。

三是落实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对全县享受政策脱贫人口预计增收情况开展全面摸底排查,重点排查可能出现的减收风险点,针对风险点落实增收帮扶措施,确保实现脱贫人口收入“两提高”“两高于”的目标。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落实产业、就业帮扶政策,对无劳动能力的落实兜底保障和收益式分红政策,确保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长。将18-65周岁监测人口全部列为小额信贷帮扶对象,已放贷8户33万元,正在办理贷款37户。

四是落实脱贫人口稳岗就业。鼓励具备务工条件且有务工意愿的脱贫户及监测户外出务工,支持本地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时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带动帮扶人口就近就业,按规定对跨省就业的脱贫人口适当安排一次性交通补助。截止目前,我县实现务工就业1083人,其中安置公益岗位795人(就业局安置公益岗位456人,月工资1850元;县乡村振兴局安置光伏公益岗位339人,月工资600元)。对跨省务工的41名脱贫人口及监测人口发放每人300元的交通补助。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个,吸纳脱贫人口、监测人口务工124人。

五是产业发展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把园区建设作为产业振兴的重点,深化“1554”产业帮扶模式,围绕现代农业“一条主线”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构建“5个1”产业帮扶机制(制定一个产业体系、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完善一套服务体系、带动一批脱贫户增收),发展“5种”联农带农方式(园区基地带、新型主体带、订单生产带、务工就业带、入股分红带),13家扶贫龙头企业、45家合作社参与产业经营(为金草原、润海源2家企业,43家合作社投入资金6608万元),围绕肉羊、果蔬、肉鸡等主导产业,建成金草原、永联、联丰等帮扶产业园区28个(种植园区17个、养殖园区9个、光伏园区2个),给脱贫群众带来4种收益(财产性、生产性、劳务性、资产性),带动脱贫户、监测户2283户4085人,户均增收3500元。

六是落实资金项目和资产后续管理。积极争取衔接资金。2022年,我县共争取各类衔接资金11652万元,共实施项目121个,其中:产业项目22个,投入资金6864万元,占比58.9%。通过项目实施,有效带动我县产业发展,进一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为实现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注重资产后续管理。我县制定出台了《五原县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护办法》,进一步明确扶贫资产使用、管护、处置责任。对已形成的2.9亿元资产(其中:公益类资产0.58亿元、到户类资产1.23亿元、经营类资产1.09亿元),实行分类管理、分项监督,防止流失。

七是“十强镇、百强村、千强户”创建。2022年全县共创建3个“十强镇”(天吉泰镇、新公中镇、胜丰镇)、16个“百强村”,现“十强镇”、“百强村”均已制定本级方案,每周最少发一次动态、每月进行一次专题报道,确保每个乡镇有进展、有声音,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千强户评比通知》、《关于加大“十强镇、百强村、千强户”示范创建力度的通知》,各乡镇根据评比标准和实施细则开展了评选工作,均为“励志脱贫示范户”“庭院整洁示范户”“家居优美示范户”“生活富裕示范户”“家风文明示范户”五类型先进进行了挂牌仪式,每个“百强村”每类示范户评选2户,共计评选了160 户。

八是落实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完善细化了《五原县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制定了《五原县驻村工作队员召回管理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精准选派,将49支队伍108名工作队员派驻到基层。108名驻村干部中,区派9人、市派4人、县派95人。已组织开展4次全县集中培训和参加5期自治区“云视讯”线上培训,自治区驻村办在我县调研时对驻村工作队作用发挥给予充分肯定。召开五原县驻村第一书记“岗位练兵 争先树优”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带动全县的驻村干部互相交流学习,提升驻村工作能力。

九是落实厕所革命各项工作。5月上旬农牧和科技局将农村户厕改建工作移交到乡村振兴局,我局第一时间安排各乡镇进行户厕摸底,了解准确数据。交接时遗留问题户厕1753户,截止8月底已完成整改1698户。2022年计划新建户厕461户,现已全部完工,正在组织验收。制定完整的户厕后期管护体系,排除农户的后顾之忧,确保正常使用,做到让农户“愿用、能用、好用”切实办好这项民生工程,确保改一户成一户,用一户满意一户。

十是防贫保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4月6日,我县分别与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效公司五原分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原农业保险公司等四家签订防贫保险协议,累计投保8427人,其中脱贫人口4095人、监测人口1275人、一般农户3057人,共缴纳保险费用421350元。截止目前,保险公司受理理赔案件11起。其中5起案件已完结,共计理赔2.5635万元,其余6起正在收集相关资料,正在进行理赔。

三、存在问题

(一)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各乡镇产业发展稳步推进、规模逐渐扩大,但普遍面临产业链单一、农产品种类少、多而不优、销路不畅、抗风险能力差,现代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优秀产业技术人才短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产业短板问题。

(二)人员力量配备不足。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配备不足,只能临时使用各类志愿者,刚刚培养起来就因为多种原因离岗,各乡镇乡村振兴工作机构人员力量配备不够,有的乡镇乡村振兴办公室仅配备一名干部,随着工作任务的不断增加,要求乡镇能够及时、准确提供重要的一手数据和总结典型做法,但由于工作人员缺乏,有些甚至还需承担其他工作任务,只能保证乡村振兴常规工作的开展,无法将一些好的经验进行宣传、推广。

四、下一年工作计划

(一)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按照自治区要求,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通过每季度的重点人群摸排、全面摸排,实行常态化开放监测对象新识别权限,对受灾群众先纳入监测范围,享受先帮扶后识别的绿色通道。同时,严把退出标准,规范退出程序,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进一步完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防止返贫监测信息平台,开展农村常住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和动态调整,运用大数据平台常态化跟踪帮扶措施落实情况。

(二)打造示范村组,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美丽乡村。我们将利用衔接资金,把“十强镇、百强村、千强户”示范创建活动和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镇、存创建相结合,整合科技培训、乡村旅游、技能展示、乡村治理等要素,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现代农业示范区、乡村治理模范特色镇村。通过打造群众身边的样板村,带动群众实地看、实地学,让乡村振兴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引领全县乡村振兴深入推进。

(三)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优势扶贫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我们将持续做大做强优势扶贫产业,让脱贫群众通过产业发展的红利增收致富、富裕富足。一是持续扩展扶贫产业园带动作用。整合科技培训、品种示范、农机展示等功能,持续完善28个扶贫产业园功能要素,不断提升产业园辐射带动能力,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二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提升行动,就是要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就是让村支部通过发展集体产业、补齐短板设施,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赚,实现农村农民整体富裕。

(四)加强资产管理,推动扶贫产业持续增收增效。一是持续开展扶贫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继续完善公益类、经营类和到户类“三本台帐”,落实管护主体,做好规范管理,确保经营类资产保本增收。二是启动资产全资公司管理试点。健全扶贫资产经营使用、收益分配和监督处置机制,确定经营人、管理人、产权人,确保资产收益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发展公益事业、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集体经济等。        

(五)强化就业服务,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稳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一是加强培训能力建设。我们将建立脱贫劳动力需求数据库和就业培训服务平台,协同就业服务中心、科技中心、农牧业局等单位,不断提升脱贫群众的就业职业技能,拓宽脱贫群众就近就业渠道,确保稳岗就业。二是继续开发公益岗位建设。坚持乡村公共服务岗位优先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且有能力胜任岗位工作的脱贫劳动力,规范岗位聘任程序,加强就业局公益岗位和光伏公益岗位管理监督,确保聘用人员工作时间、工作时限到位,工作成效明显。三是开展以工代赈项目。与发改委做好协同配合,在农村生产生活、交通、小型水利、文化旅游和林业草原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让更多脱贫群众辛勤劳动致富。

(六)做好农村户厕改建工作。厕所革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一环。农村户厕,关系千家万户的利益。总结今年农村户厕改建经验,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发动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已改造的户厕是否正常使用、新建户厕质量是否达标、改厕技术模式是否适宜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对一些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厕所,要拿出科学合理的整改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回头看”,让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方便。对2023年计划新建的508户厕所,要强化全过程监管,探索建立新的监管体系,力争做到改一户、成一户,真正把好事办好。


关闭 打印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