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FZHGGWYH/2022-08258 | 效力属性 | |
发布机构 |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文 号 | |
成文日期 | 发布日期 | 2022-11-01 |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市直各部门,驻市各单位,各直属企事业单位:
《2022年巴彦淖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下达,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
2022年3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2年巴彦淖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2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各方面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筑牢“两个屏障”、建设“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聚焦“五高五新”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驱动为动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一、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提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全力推动科技创新驱动。继续推进“科技兴蒙”行动和“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制定出台《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措施》。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高质量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集聚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争取“天赋河套”总部基地孵化器升建为国家级企业孵化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以上。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培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以上。
(二)全力推动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畜产品供应。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50万亩、产量稳定在55亿斤以上;牲畜饲养量稳定在2300万头(只)左右,肉产量稳定在42万吨左右。开展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估,切实做到“占补平衡”,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生产。继续做好“天赋河套”品牌保护,规范品牌使用,增加授权产品,引导更多企业按照授权标准生产。建设果蔬、道地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基地20个,加快杭锦后旗、磴口县、乌拉特前旗3个10万头奶牛乳业园区建设,支持乌拉特中旗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大力发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农业托管模式,新增社会化服务面积35万亩以上。夯实农
牧业发展基础。高质量推进河套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改良和节水农业等项目建设。
(三)全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延伸。坚持全市一盘棋和分区分类发展相结合,按照功能布局和产业定位,聚焦自治区重点产业链和我市“两个基地、四个集群”,实施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和“链长制”,建立“两图、两库、两表”(产业链全景图、招商远景图、重点项目库、关联客户库、重点企业表、配套企业表),集聚一批“链主”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锻造优势特色产业长板。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支持蒙牛乳业、伊利集团等企业加大扩能升级力度,推进英格苏红驼产业园、关尔农业向日葵新品种研发和繁育、河套向日葵现代化加工、润海源肉鸡屠宰和熟食加工、新希望反刍饲料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加快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力争110万千瓦竞争性配置集中式风电和光伏、20万千瓦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20万千瓦火电灵活性改造等项目并网发电,推进上海庙至山东直流特高压输电通道配套巴彦淖尔市160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提高清洁能源利用和外送能力。补齐新兴产业短板。发展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型化工冶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支持华拓矿业、包钢庆华等企业加大节能技改力度,加快潇龙高碳铬铁、华北油田勘探钻井工程、环圣泰铁精粉精细加工、欣颜风机制造、科晟单晶硅、国城硫铁钛等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阳光光伏全产业链、科驰农药中间体、华恒氨基酸、常友机舱罩、美华再生胶等项目落地建设,提升产业层次。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开展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示范创建,推动产业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四)全力推动服务业提质发展。做大做强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等重点产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发展。加快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进“天赋河套”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园区、临河铁路物流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组织实施产业融合、资源开发、质量提升等专项工程,支持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创建5A级景区,加快临河马文化旅游中心、五原印巷文旅创意园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和高星接待户。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全力推进星连星牧业、东立光伏等企业IPO上市进程,争取葵花籽期货早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加强服务业重点企业培育。在服务业各行业中遴选出一批龙头企业,加速培育一批成长性高、潜力大的优质企业。
二、聚焦有效需求释放,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一)进一步推动消费全面复苏。持续开展节庆、假日促消费活动,促进汽车、家电、家具以旧换新,推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体旅游等消费持续恢复回升。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提升星月广场、王府步行街等夜间经济、周末经济集聚区品质。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充分挖掘乡村消费潜力,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配送服务体系,着力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
(二)进一步抓好有效投资。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全面实行工期倒排、领导包联、联席会议、定期调度等机制,做好项目建设全流程服务,着力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全力推进206项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建设资金,推动规划选址、用地报批、征地拆迁、能评环评、施工许可和设施配套等要素保障同步跟进,着力扩大产业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完善项目长效推进机制。聚焦国家和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重大战略,瞄准基础设施、产业转型、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口岸经济等领域,谋划和储备一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招商引资实施方案、考核激励办法,制定产业招商图谱和优惠政策,组建专项招商工作组,加强与央企、民企、外企对接,抓紧招引一批产业链补链升级项目,力争引进国内到位资金170亿元以上。
(三)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5G网络建设和应用,新增5G基站500座以上。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乌拉特中旗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国家试点、乌拉特后旗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87个、棚户区非成套住房4412套,加大城镇道路、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加快重大工程建设。推进包银高铁、S39甘其毛都至海流图段高速公路、国道335棍呼都格至海流图、省道215乌不浪口至新安等项目建设。力争国道110黄羊木头至磴口段和磴口黄河大桥开工建设。
三、聚焦深化改革开放,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
(一)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围绕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电力、民生等领域,进一步加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力度。强力推进“四办”改革。切实推动并联审批、区域评估、多规合一、联合验收等重点改革任务加快落地,打造“一网通办”2.0版。落实好减税降费、普惠金融、社保补贴等措施,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确保政策红利落地,助力企业纾困发展。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深化农垦集团化改革和供销系统综合改革。建立健全信用监管机制,强化信用宣传,做好信用修复,优化社会信用生态。着力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加快推进乌拉特中旗现代化牧区建设。稳慎推进农村牧区宅基地制度改革和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试点工作。
(二)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甘其毛都口岸入境重载公路拓宽二期、联检大楼升级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口岸全流程闭环管理措施,力争年过货1000万吨以上。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新培育建设自治区级外贸转型基地2个。推动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营。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鼓励建设高水平海外仓。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0%以上。落实好鼓励类外商投资项目优惠政策,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四、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好生态环境生命线
(一)以更大决心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认真贯彻“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总要求,出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河道“清四乱”行动,严控滩区高杆作物种植,完成规模化养殖场迁建。加快推进《“十四五”乌梁素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规划》内项目建设。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四年专项行动方案,大力推广有机肥、绿色防控、残膜回收等技术,扩大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应用范围。加强国土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中以防沙治沙生态产业园建设,争取沙化土地可持续治理、黄河生态廊道等项目落地实施。基本完成在期矿山历史遗留等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完成天然林保护与营造林、荒漠化治理等林业草原重点生态建设任务。
(二)以更大力度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扎实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高质量编制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强对能耗双控政策措施研究,实行能耗强度严格控制、总量弹性管理,完善能耗预算管理和预警监测等措施,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平衡好能耗双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着力提高传统产业能效水平,保障高新产业用能需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分年度实施节能技改。广泛拓展新能源场景应用,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开展低碳示范园区创建,加快形成多能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供能方式,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减碳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新能源产业从单一发电卖电向全产业链发展转变。
(三)以更严格标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推进空气质量提升。出台《“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淘汰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散煤,有序推进包钢还原铁、大中球团、包钢庆华、神华焦化、中联水泥等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工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4%。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完成城镇饮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农村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深入开展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强污水处理厂和涉水企业监管,确保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强化工业固废堆存场、医疗废弃物集中整治,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分类配套体系建设。
五、聚焦民生保障和改善,切实共享发展成果
(一)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立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推动更高质量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农村牧区转移就业12.5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二)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大违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造与能力提升工程,新建7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做好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扎实推进健康巴彦淖尔建设。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多点触发监测预警,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加快推进档案馆新馆建设,支持河套灌区申报国家水利遗产,实施小佘太秦长城张德禄弯段抢险加固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推进“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推动数字档案馆、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和整合利用。
(三)持续兜牢社会保障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全面推进乌梁素海周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继续开展绿色村庄、美丽宜居村镇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引导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参保缴费。全面落实定点医药机构双通道管理制度,确保医保谈判药品顺利落地,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稳步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逐步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加快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争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